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二課《用心靈去傾聽》
二、教材分析
課文真實的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的交往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深切的懷念之情。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本文的語言樸素,平凡中飽含深情,讀起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我”與蘇珊之間的真情
(二)、方法與過程
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充分運用以問逐次揭示中心。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重點、難點
1、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2、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感情。 執 教:姚華強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那么陌生的老人,給了“我”什么樣的情感體驗呢?今天我們一起走近——用心靈去傾聽
(二)、初讀感知
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師生共同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大意(講故事)。 生字、詞處理:多音字(著:zhuó裝、zháo迷、 聽zhe),(乘:chéng機、千shèng之國)。
無所不知:什么事情都知道;興高采烈:心情很愉快;彼此見面
(三)、研讀感悟
1、誰用心去傾聽,從何看出?
(蘇珊,我告訴她我叫湯米,我也知道了她的真實名字:蘇珊。)
2、課文一開始就就是湯米訴說煩惱的情景嗎?那么又是介紹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哪些段在講這個問題?
(不是,我們家有臺電話,我以為它是無所不知的小精靈。)
3、由于什么事情后,我向蘇珊開始訴說我的煩惱?
(我的手被錘子敲傷之事。)
4、例舉幾個我的煩惱?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西班牙首都在哪,“修理”一詞怎么拼寫,為什么天天歌唱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等)
5、通過這些事情,我得到了蘇珊的耐心( 幫助 ),具體哪些段講個事情呢?
6、“我”跟蘇珊相識了嗎? 她最近生活得怎么樣?
以上從何哪看出的呢?此處看出“我”對蘇珊怎樣情感呢?哪些段講這幾個問題?
(四)、小結
7、蘇珊在“我”心中具有怎樣的地位,從何看出?
8、對于我不斷的提問,蘇珊是怎樣做的?蘇珊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熱心幫助孩子的人)
(五)、板書設計
用心靈去傾聽
我 蘇珊 發現小精靈
得到幫助
深切懷念
(六)、作業:該課語家
真心傾聽愛心幫助
六年級語文上冊《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自己不懂的字詞。
2、課前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談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3
12*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2、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難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傾聽。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地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語?
2、板書完整課題。交流學案:課文寫了誰用心傾聽誰的話語?
3、明確蘇珊的身份以及和“我”的關系。
二、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1、“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短語,用圈圈出來。
2、交流詞語,師板書。
小時候有一天那天從那以后一天長大以后終于有一天過了一段時間
4、用心讀一讀這些詞語或短語,你發現了什么?(交往時間長、交往次數多)
5、我們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交往的呢?抓住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跳讀課文,想想那幾件事情是詳細寫,那幾件事情是簡單寫的?
小結:為什么有的詳寫有的略寫呢?詳寫的事情應該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事??梢姡覀儗懳恼乱惨龅接性斢新?。試試用上這些詞語,用簡要的語言說說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6、如果用上一些連接詞說交往過程會更加順暢。如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教師小結:抓住詳寫的事情和連接詞能幫助我們更加完整更加簡潔地說主要內容。
三、聚焦重點內容,交流感動之處
1、在小時候的“我”眼中,蘇珊是什么?長大后,我又把蘇珊當做什么人?
板書:小精靈 第二個母親
2、小精靈這個詞語讓我們聯想到“可愛、聰明等”,而母親的稱呼卻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從小精靈到第二個母親,我們能感受到“我”對蘇珊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對蘇珊的感情越來越深。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面對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我卻在心里把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為什么?
3、請你在文中的事例中選擇一件最讓你感動的事例,用心讀一讀,同時畫出關鍵詞句。想想從哪些詞句中讓你體會到蘇珊對“我”的關愛。
4、全班交流重點句子。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5、小結。
四升華情感,抒發心聲
蘇珊作為問訊處的工作人員,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給予安慰,像一位母親那樣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墒?,就在我們準備見面的前兩周,她去世了。對于“我”來說,心中有著千言萬語想要跟她訴說。寫下來。交流。
五、布置作業,結課
12 *用心靈去傾聽(學案)姓名
一、自習
1、讀題目,我猜測課文講的應該是一個關于 的故事。怎樣的聽是“傾聽”呢?
2、好好讀課文,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難讀的句子我要多讀幾遍。
初讀課文,我知道題目的意思是 (誰)用心靈傾聽(誰)的話。
3、閱讀詞語手冊,并把重點詞語的意思寫到書本上:無所不知、興高采烈、悅耳、謀面
我仍然不理解的詞語還有 。
4、我已經流暢地把這篇課文讀給( )聽了,他(她)的評價是。
5、在課文中,105是作者家鄉的“問訊處”,那么在我們這兒,以下的電話號碼又代表什么呢?110 119120 114 12345 和同學討論一下。
二、自悟
1、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我”和105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蘇珊間的故事。默讀課文,想想“我”和蘇珊間的交往過程是怎樣的呢?課文先寫小時候,“我”以為。然后寫有一天 。接著寫后來的一天,“我”。最后寫長大后, 過了一段時間, 。
2、課題中的“心靈”和“傾聽”是關鍵詞,我們也要抓住關于蘇珊的關鍵詞句來體會蘇珊是怎樣懷著一顆愛心去用心地,有耐心地傾聽“我”的傾訴的?畫出有關句子,寫寫你的體會。
摘錄文中最感動你的的句子。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
3、課文多處都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這樣的寫法,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讓我們來試著完成同步35頁的第三題吧。
4、讀了課文,我有疑問
三、自檢
1、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你肯定很有感觸,請用一兩句話寫下你的感想。
2、文中的蘇珊具有 的品質。
3、《唯一的聽眾》同樣也是一個關于傾聽的故事。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異同呢?和同學交流一下。
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中也努力去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課文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讀題。
說說什么是傾聽?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快速地讀課文,讀準字音。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認讀詞語:蘇珊、水槽。
交流。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蘇珊,一個普通的接線員,我還沒見過她的時候,我已經把她當作(學生接讀——我的第二個母親)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p>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劃出有關的主要的(描寫言行的)句子,寫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談感受。
1、我的手指被錘子敲了腫了,蘇珊告訴我用冰塊壓在手指上止痛,我照著做果然不痛了??梢钥闯鏊氖裁矗浚毿模?/p>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我為什么放聲大哭?除了手指的痛,還有什么原因?這是一個怎樣的接線員?(溫柔)齊讀。
在我的哭聲中,細心的她聽出了恐懼、孤單、無助,用悅耳的聲音指導我自救,獲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問題?你看來這是一些怎樣的問題?從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蘇珊的感情與日俱增。
個別讀,齊讀。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樂觀)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男女生賽讀)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犞@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二)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同學,不知你發現了沒有?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齊讀:讀出蘇珊的心聲。
四、課文在描寫蘇珊這一位人物時,主要運用怎樣的方法?(語言描寫)指導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刻畫人物。
五、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讓我們用一首《愛的奉獻》結束這一堂課。
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人教版《用心靈去傾聽》優秀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課前談話:在你家里,誰說話最多?誰基本在傾聽?你喜歡誰?為什么?學生各抒已見。
師:還記得嗎?在清晨的樹林中,一位最有聲望的音樂教授,佯裝聾子,靜靜傾聽我拉琴。她用詩一般的語言,深深潭水般的眼神,給了我溫暖的鼓勵,給了“我”信心,使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我們又將認識一位讓我們倍感溫暖的人。
1、請學生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通過預習,你知道了誰傾聽了誰?(105問訊處的蘇珊傾聽了“我”。)
3、學生再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為什么題目在“傾聽”前面要加上“用心靈”呢?
生2:我想知道怎樣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地、快速地練讀課文后,同桌互讀給對方聽,正音,釋疑。
2、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生:教我如何處理被砸腫的手指。
生: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她安慰我。
生:我平時問了很多問題:如問面積的計算,問西班牙的首都,怎么拼寫“修理”這個詞。
3、同桌互相說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再抽生回答。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默讀課文。默讀是一種思考。想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1、生:我畫的是第25自然段這一句:“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讓我感動的是,蘇珊真善良,她去世了還不忘安慰“我”,知道“我”會傷心難過。
師: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內容,是一種好的閱讀方法。這句話是蘇珊去世后,給我紙條上的留言。我長大后見過蘇珊嗎?抽生讀課文“長大以后”的部份,第12到25自然段。
把蘇珊的留言在課文里勾畫出來,讀一讀。
生:“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她曾經在什么時候也說過這句話?在課文里勾畫出來,讀一讀。
生讀:第9、10自然段
“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我問,“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就一動不動了呢?”
蘇珊想了想,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生:這是她在安慰我時說的話。
師:蘇珊用詩一般的語言,把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離開我了,說成是-----
生:“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耳邊再也聽不到心愛的金絲雀嘰嘰喳喳地的歌聲,眼前再也看不見那歡蹦亂跳的身影,掌心里再也沒有了那小小身體的溫暖。我心愛的金絲雀呀,你怎么突然就----一動不動了呢?這時,蘇珊怎么說的?
生:“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抽生讀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好難過,也好害怕死亡。
生:蘇珊說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生:聽著這樣的話,“我”心頭的難過和害怕立刻煙消云散了,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臉上。
生:我覺得蘇珊很善良,很樂觀。
師:歷史有時是驚人的相似!瞧,蘇珊對自己的去世,給我的留言是----
生:“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
生:本來以為這一次可以見到蘇珊的,可是,卻再也見不到她了,再也聽不到她溫柔嗓音了,再也無法向她傾訴了。我的心感受到了作者“我”的難受。
生:蘇珊真善良,她去世了還不忘安慰“我”,怕“我”再次傷心難過。
生:“我”和蘇珊的感情很深,因為這么多年一直就沒有離開過她,很依賴她。
師:帶著這種情感,我們來接讀這兩個場景吧。
師生合作讀8-11自然段對話,讀長大后故鄉的兩次聯系。
師:看到留言,我思緒萬千,穿越時空,回到小時候。“我”是怎么知道蘇珊的?抽生讀第1、2自然自然段。
師: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我”?
生:好奇的我。
生:會觀察的我。
生:會動腦的我。
師:一切疑問來自好奇!指著黑板上的每周一言“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問。”孩子們,這節課,讓我們帶著好奇的`心去看一看蘇珊和我的交往吧,看一看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動。(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2、生:我畫的是第5自然段這句:“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對于這句話,我有相同的生活體驗。當我好不容易看到可以幫助我的人,心里的情緒就會如洪水一般渲泄出來,所以我會跟他一樣,不由得放聲大哭。
師:把書捧起來,把心靜下來,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有聲的朗讀一起來交流吧。齊讀課文第3至6自然段。
師:小時候,我們在興高采烈地玩耍時,不小心受傷了,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人聽見。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難受!肯定痛得想哭。
師:當我第一次拿起聽筒時,聽到里面的小精靈那溫柔的嗓音時,為什么放聲大哭了?
生:受傷的我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安慰,畢竟我那么小嘛,那一瞬間,“我”忍不住哭了。
師: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帶著這種情感,男女生合作讀3至6自然段的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她倆的交往。男生讀“我”,女生讀蘇珊。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3、生:我畫的是第7自然段的這句:“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我從“總是”、“耐心”和“一遍遍”感受到蘇珊的給予“我”的幫助里有深深的愛,就像媽媽的愛一樣。
師:你很會抓關鍵詞來理解句子的涵義,不錯!
生:我也覺得蘇珊就像我慈祥的母親那樣,不厭其煩地“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生:我喜歡蘇珊的善解人意,她的寬容,她的耐心都讓我很感動。我從“總是”“一遍遍”這兩個詞里體會到只要“我”有問題問,蘇珊一定是有問必答,從來不會笑我問的問題幼稚,不會覺得我問得太多嫌我煩,更不會不會不理我。
師:誰來用這三個詞說幾句話?
生:羅老師總是耐心地給我糾正聽寫的錯詞,一遍遍地向我講述怎么聯系部首和詞的意思來記字形。
師:蘇珊和“我”就是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課文在什么地方提到過這種母子情?畫出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12自然段。“長大以后,我離開了家鄉,也知道了電話是怎么回事。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師: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的。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生:蘇珊善良,有愛心,樂于助人。
生: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
生: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5.你在家和在學校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生自由發言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8
活動背景:
傾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幼兒“要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養成傾聽的好習慣”。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對于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和規則都很陌生。學會傾聽是孩子能否盡快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快樂地和同伴交流、游戲、學習的必備條件。因此,為了讓幼兒懂得傾聽的重要,養成安靜傾聽的好習慣,結合我園正在研究的課題《蘇中地區學前兒童秩序感養成之實踐研究》,我設計了社會活動“學會傾聽”。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了解傾聽的好處。
2.欣賞故事,學習傾聽的方法。
3.在活動中學會傾聽,并能清楚地說出想說的話。
活動準備:
1.故事《我知道》及教學掛圖
2.動物的各種叫聲錄音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游戲,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
1.老師播放貓、狗、雞、鴨等動物的叫聲錄音,請幼兒逐個猜一猜:這是什么小動物在叫?
2.師:你們怎么猜出來的?
教師小結:你們聽得真仔細,所以很快就猜出來了,真棒!
(析:選擇小動物的叫聲讓幼兒聽辨,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幼兒每猜對一種小動物的叫聲,老師就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引起了幼兒傾聽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我知道》,懂得傾聽的重要,并學習傾聽的方法
1.運用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大家跟小兔子說話時,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2.討論:為什么小兔遇到大灰狼卻不認識它呢?后來它聽清了誰的話轉身逃跑的?
3.假設: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你會聽完媽媽、山羊公公和小松鼠的話嗎?為什么?
4.教師小結:小朋友聽故事聽得很仔細,也很完整。以后不管聽誰講話,都要聽別人把話說完,聽清要求再做事情。
(析:教師通過生動的講解、豐富的表情、圖片的演示,讓幼兒了解了小兔子傾聽的'不良習慣——聽話不完整,以及因為沒有完整傾聽帶來的嚴重危險。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不僅懂得了傾聽的重要性,也學習了傾聽的方法——把話聽完整。)
三、師生再次互動,學會傾聽
1.游戲《傳電報》
四人一組,教師輕聲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句簡短的話,如:我愛媽媽,我喜歡小汽車,滑梯真好玩……要求幼兒聽清前面同伴的話,并清楚地說給后面的幼兒聽。給準確的小組貼上兔寶寶的標記。
2.分析、討論
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傳話正確的原因——認真傾聽前一個小朋友的說話,清楚地說給后面的同伴聽。
(析:在游戲中體驗傾聽帶來的愉悅與成就感,進一步懂得傾聽的重要,并愿意傾聽。)
四、活動延伸,鞏固傾聽,逐步養成傾聽習慣
1.操作:請給正確傾聽的小朋友貼上小紅花。
2.在幼兒的各個活動中提醒幼兒注意傾聽,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3.和家長聯系,關注幼兒傾聽習慣的養成。
用心靈去傾聽-公開課《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9
用心靈去傾聽-公開課《用心靈去傾
聽》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的耳朵都可以聽到很多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像現在,同學們可以聽到老師說話。那么老師想請問同學們,這樣的聽是傾聽嗎?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仔細地聽。但它還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義嗎?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傾聽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傾聽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傾聽的內涵,看看這次傾聽又給誰帶來了什么
樣的幫助?。
2、揭題解題
出示課題: 12* 用心靈去傾聽
讀題:
師:請齊讀課題,再齊讀,再讀。同學們,在這個課題中,你們覺得關鍵詞語是哪個?
師:同學們,通過預習課文,誰能告訴老師,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師:那誰來和大家說說,是什么讓蘇珊和作者湯米聯系在一起,從而發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師:這就和聽有關了。那蘇珊在哪里工作?
師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都在課前去了解過附近的問訊處,與里面的工作人員交流。問訊處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機場。這些問訊處,
為人們就醫、乘車帶來很大的方便。在外國,還設有電話問訊處,這種就相當于中國的“114”、“12580”,可以隨時隨地詢問各種各樣的信息,例如詢問電話等等。
媒體出示:
問訊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機場。這些問訊處,為人們就醫、乘車帶來很大的方便。在外國,還設有電話問訊處,這種就相當于中國的“114”、”12580”,可以隨時隨地詢問各種各樣的信息,例如詢問電話等等。
師:哪位同學能說說在問訊處工作的蘇珊,她的聽是什么樣的聽?心不在焉的?認真的?
師:蘇珊的傾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師:是的,傾聽,不僅僅用耳朵,更用心靈。這就是傾聽更深一層的內涵了??磥硗瑢W們都預習得很認真,并且
很有效果。給自己掌聲鼓勵鼓勵吧!
二、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當“我”手指砸傷時,蘇珊……
當“我” 時,蘇珊……
當“我” 時,蘇珊……
三 、研讀、學寫蘇珊的語言
1、從課文中劃出直接描寫蘇珊的語言的句子
①“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
②“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3“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p>
4“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p>
分析①:
A.“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蘇珊在怎么樣的情況下說了這樣一句話?
B蘇珊這樣說其實就是要我?
C照理說我的手受傷,情急之下應該快速說,那蘇珊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D你感受到了什么?
E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過渡:面對我的困難蘇珊總是耐心幫助我解決,當我遇到傷心事的時候,蘇珊又是怎么安慰我的呢?咱們繼續來看看蘇珊說的話。
分析②:
A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B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C我告訴蘇珊了嗎?那蘇珊怎么知道我傷心的呢?指導朗讀。
用心靈去傾聽優秀教學設計 10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⑴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⑵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⑶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犞@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⑷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四、總結全文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學情分析:
《用心靈去傾聽》是本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對于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課前借助預習提綱,遷移運用學法,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主探究;課堂上引領學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使學生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從而達到自己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目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與作寫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方法:
教法:談話法(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式(啟發學生相象、感悟課文)
學法:朗讀法(整體感知課文)、想象(引導學生想象感知課文)、練習法(及時鞏固所學內容)、背誦(積累語言、復習鞏固所學內容)等。
教學手段:
課件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談話: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1)教師:同學們都到醫院里看過病,當你找不到看病門診室、檢查室、化驗室的時候,你會怎么辦?(醫院的問詢處給患者帶來了方便,這體現了醫院對病患者的關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認真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去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畫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三)研討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的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
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教師活動)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要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請讓我來關心你,就想關心我自己。這世界將變得更美麗!“人”字結構就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當堂檢測:
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
就要離開了,蘇珊想:?
板書設計:
用心靈去傾聽
一直……直到……
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課后反思:
一堂課走下來,缺憾還是很多: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由于在檢查預習時采用了接讀方式,致使忽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所以在啟發學生感受“蘇珊的留言”前后的溫情時,出現了學生不敢表達的窘狀……
2、練筆安排“愛心”起筆,到下課間隔時間倉促,所以學生的表達無法做到從容。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1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⑴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⑵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p>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⑶學生交流談感受。
⑷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⑸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板書設計】
用心靈去傾聽
一直……直到……
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中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 13
教學目標:
(1)了解生命中挫折存在的價值。
(2)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分享和學習應對挫折的方法、措施。
教學重點:
了解挫折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是成功的墊腳石。養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
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合理運用。
教學過程及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導入:猜猜她是誰
1.組織引導閱讀。(音樂)提問:她是誰?嘗試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她的這段經歷。
2.播放一組成長照片:學生回憶自己的成長史。
引出主題:風景在路上
閱讀P16《猜猜她是誰》
通過閱讀、討論評價,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可以引發人的消極情緒,也可
一、描繪:人生曲線。(書P16)
提示人生曲線中每一階段正負頂點的獲得,以5-10歲為例:回憶學前和小學低年級階段(也可再分為兩個階段)是高興多還是不高興多?假設是高興多,這段時間的高興10分里最高打幾分?這個最高分對應的回憶是什么事?(如果是不高興多,則反之依然。)
二、別把磨煉當折磨(書P17撥動心弦)
小結:在挫折面前,人常常容易陷入消極甚至崩潰,甚至放大到認為整個生命都是失敗的。事實上,當我們走過這段時期,再回頭看,會發現那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瞬間,只是生命的諸多風景中的一道風景。小結:通過小實驗呈現對挫折的態度。
三、七嘴八舌
1、能否避免挫折?天災、人禍-------普遍存在。
2、你的挫折因何而起?案例:面對數學難題會怎么做?組織討論分享。
閱讀并討論分享。
1.描繪人生曲線P16
3.嘗試放大一個“消極點”,回憶對應的相關事件,當時的情緒體驗。分享當時的解決方法。(可參照P18我思我悟,若感到當時的處理方式不當,可補充一個改善的。解決方法。)預測自己在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挫折,分享自己面對這些挫折時的態度和打算。
樂觀積極的態度能導引人從挫折困境中走向成功。習得應對某一具體挫折的方法。意識到應對挫折重要,而看待挫折的心態更重要。
小結:生命是一段旅程,最值得回味的,不僅是目的地,更是路上的風景。有挫折的煎熬,成功才會讓人更加快樂。坦然看待挫折的心態,比應對挫折的辦法更重要。
《用心靈去傾聽》課文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靈去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能讓自己感受到幸福。
3、領悟文章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體會好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難點
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書寫“人”字,走進真情。
1、談話導入:共同書寫“人”字,感受人性真善美,這節課我們共同走進一個充滿真情的西班牙故事《用心靈去傾聽》
2、師生寫課題。
3、齊讀課題。說說你從課題中能鎖定的關鍵詞是什么??
1、課件出示生字詞,齊讀并理解“問訊處”和“從未謀面”的詞語意思。
2、問訊處是什么地方?(總結學生答案,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3、也就是聲訊臺,把誰和誰聯系在了一起?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感悟,體會真情。
(一)蘇珊,一個普通的接線員,而我只是一個小孩子,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是她已經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你能從文中的那句話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p>
(二)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
(三)【合作探究】:
速讀文章5——11自然段,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這些幫助重要嗎?
獨學: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蘇珊為“我”所做的事;
對學:哪件事最讓自己感動,用筆圈畫關鍵詞(人物言行,心理描寫),與同桌交流呀。
群學:組內組織交流,派一名代表發言。
1、交流展示:
小結:“我”手指受傷了,她教我自救;
“我”學習上遇到難題了,她教我解答難題;
“我”的金絲雀死了,她安慰、鼓勵我;
重點體會“這只可愛的小鳥,它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p>
小結:小時候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心理上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求救蘇珊,每一次,她都猶如母親一樣細致耐心的為我排憂解難,讓我快樂成長。
2、引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3、蘇珊怎樣待我和她的交往的?
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合作探究二】:
獨學: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品讀。
對學: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1、展示交流:
2、分角色朗讀:
電話里傳來了我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我們一起大笑起來。)
3、(沉默了一會兒,說明了什么?她的幽默回答,是我帶給了它童真,讓她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
4、小結: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被傾聽者,愿我們在生活中能用心靈去傾聽別人,你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芍^是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5、最終,我沒有見到這個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卻只看到了一張紙條:“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贝藭r湯米會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蘇珊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你會對去世的蘇珊說些什么?請寫幾句話感激她對你的傾聽和安慰。
四、領會寫法,體會作用
生活中,我們不但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傾聽的人,還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發現的人,這篇課文不少地方運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誰來說說你找到的句子。
前后照應的作用:
1、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更嚴謹。
2、增強語氣,突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五、傾聽寄語,升華情感。
“我”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有了像蘇珊這樣未曾謀面的慈祥的母親,在我成長的路途中為我排憂解難;蘇珊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我”這樣調皮的小鬼讓她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這一切都是彼此用心靈去傾聽的結果。
1、出示盧梭名言
2、請大家圍繞“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創造一句格言
3、小結:讓我們都像蘇珊那樣用心靈去傾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六、作業布置,發揚真情。
2、課外推薦:
《綠山墻的安妮》—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
《根鳥》——中國作家曹文軒
《窗邊的小豆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
《小海蒂》——瑞士作家
用心靈去傾聽 15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南青小學六年級:馬海英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等詞語。
2、了解文章內容,體會中心思想。
重、難點突破
理解老教授的話的真正含義以及對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愛護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美好品質。 教學方法
點撥法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學時間
2010、10、8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耐心地聽也是對人的一種愛護與幫助。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耐心聽別人說話的課文,希望我們能夠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意義。
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解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等。
傾聽:細心地聽取 題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聽。
下面我們就緊緊圍繞課文題目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思考:
誰在用心靈傾聽?傾聽什么?圍繞“用心靈去傾聽”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拔摇鄙钋械貞涯钏?。
三、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與大家交流。
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 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
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五、總結:你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六、作業:
抄寫喜歡的句子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南青小學六年級 :馬海英
《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閱讀課文。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請。
同學們,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傾聽,多傾聽別人的話,而在這些話中,你能聽到別人的傷心,別人的高興,甚至你在這些話中能悟出道理。這樣,你會少走一些歪路。同學們當你們在浪費食物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填飽肚子的孩子的心聲;當你們在浪費水資源的時候;請你們用心靈去傾聽那些沒有水的國家的呼救聲;當你們在上課吵鬧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孩子的聲音;當你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請想一想老師和父母對你的諄諄教誨;我們還可以傾聽到一粒種子破土而出時對大自然發出的第一聲贊嘆,小草被狂風搖撼時對命運的吶喊,枝頭累累碩果奉獻人類的承諾。我們更要傾聽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嘮叨,也許你會覺得很煩人,但是這煩人的話卻對你有所幫助。同學們,當你失敗沮喪的時候,請你去傾聽一下那個成功者對摔倒了又爬起來的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吧!
同學們,傾聽是很重要的,當別人向你傾訴煩惱時,盡管你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你的傾聽卻能使他變得開心,讓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給說出來,能讓他心理開心一點。當同學在發言時,請安靜地聽他們說的話,這雖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話,但這卻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同學們,其實傾聽不只是耳朵在聽,心靈也要傾聽,這樣,才明白真正的含義。
《用心靈去傾聽》說課稿
南青小學六年級:馬海英
說教材
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一個普通的接線員蘇珊在電話的那一頭用心靈去傾聽我的心聲,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安慰,如同母親般的關愛我,使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當我想見一見那素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的時候,她卻不幸因病去世了。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這篇原于一個西班牙的真實故事《用心靈去傾聽》。這篇文章語言樸實,卻感人至深。它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最后一篇傾情故事,以略讀形式出現。 說教法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的課文都圍繞著“人間真情”展開,此課的學習是對孩子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是情感的再一次升華。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所以,整堂課我都“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情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
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
一個關于
二、統攬全文,理解大意
1、認真研讀課前自學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學生輕聲反復讀文,掃清字詞障礙并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合作交流,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找到另自己感動的語句,并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現在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
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教師要尊重孩子的獨特體驗,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交流到的課文中前后對應的語句教師要給予點播,并嘗試著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之中。沒有交流到的重點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研讀課文,還可以出示課件。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不讓老師牽著孩子的思維走,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學習課文,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和獨特感受。在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時,蘇珊的人物形象也就躍然紙上。板書:蘇珊=我的第二個母親。教師隨著學生的思維走向來決定著課堂的走向,達到活而不亂。同時,小組合作交流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蘇珊美好的心靈:即用學心去傾聽一個孩子的心聲,給“我”安慰進而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重難點。)
導語: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生活中你有過傾聽的經歷嗎?
四、總結 拓展
1、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此時,蘇珊已經感動了我們所有人。但故事的結局不免讓人有些傷感,“我”最終是沒有見到這第二個母親,讓我們圓作者一個團圓夢吧。
2、在《愛的奉獻》這首歌中結束這堂課,讓真情環繞我們身旁。教師在歌曲中總結這堂課并布置課下作業: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請同學們做一個會傾聽的人吧。課下同學們再搜集一些真情故事,豐富我們的情感。下節課我們開一場真情故事會。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2、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難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板書:傾聽。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地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語?
2 、板書完整課題。交流學案:課文寫了誰用心傾聽誰的話語?
3 、明確蘇珊的身份以及和“我”的關系。
二、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1 、“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短語,用圈圈出來。
2 、交流詞語,師板書。
小時候 有一天 那天 從那以后 一天 長大以后 終于有一天 過了一段時間
4、用心讀一讀這些詞語或短語,你發現了什么?(交往時間長、交往次數多)
5、我們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交往的呢?抓住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跳讀課文,想想那幾件事情是詳細寫,那幾件事情是簡單寫的?
小結:為什么有的詳寫有的略寫呢?詳寫的事情應該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事??梢?,我們寫文章也要做到有詳有略。試試用上這些詞語,用簡要的語言說說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6、如果用上一些連接詞說交往過程會更加順暢。如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教師小結:抓住詳寫的事情和連接詞能幫助我們更加完整更加簡潔地說主要內容。
三、聚焦重點內容,交流感動之處
1、在小時候的“我”眼中,蘇珊是什么?長大后,我又把蘇珊當做什么人?
板書:小精靈 第二個母親
2、小精靈這個詞語讓我們聯想到“可愛、聰明等”,而母親的稱呼卻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從小精靈到第二個母親,我們能感受到“我”對蘇珊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對蘇珊的感情越來越深。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面對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我卻在心里把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為什么?
3、請你在文中的事例中選擇一件最讓你感動的事例,用心讀一讀,同時畫出關鍵詞句。想想從哪些詞句中讓你體會到蘇珊對“我”的關愛。
4、全班交流重點句子。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5、小結。
四升華情感,抒發心聲
蘇珊作為問訊處的工作人員,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困難時給予幫助, 痛苦時給予安慰,像一位母親那樣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墒牵驮谖覀儨蕚湟娒娴那皟芍?,她去世了。對于“我”來說,心中有著千言萬語想要跟她訴說。寫下來。交流。
五、布置作業,結課
人教版《用心靈去傾聽》優秀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學會傾聽
教學過程
一、分享“傾聽”名言引入課題
1、出示跟“傾聽”有關的名言讓學生齊讀并讓學生談談發現。
2、引導學生區分“聽”與“傾聽”的區別。
3、揭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4、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誰用心靈傾聽什么?根據預習所得解答,教師板書(蘇珊———我)
二、檢查預習
1、課件出示生字詞,齊讀并理解“問訊處”和“從未謀面”的詞語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內容和課題介紹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感悟
(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1、課件出示學習要求:自由讀文,解決問題
蘇珊幾次用心靈傾聽“我”的心聲,分別是哪幾次?
“我”手指受傷了,她教我自救;
“我”學習上遇到難題了,她教我解答難題;
“我”的金絲雀死了,她安慰、鼓勵我;
“我”回到故鄉,她從聲音上聽出“我”。
(二)、交流一———從蘇珊的言行中感受“傾聽”的神奇。
1、引導學生找出蘇珊言行的句子,從中感受傾聽別人所具有的神奇效果。感受傾聽別人帶來的幸福感,為突破難點“學會傾聽”打基礎。
2、學生匯報交流
句子一——“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蘇珊用怎樣的聲音問“我”?為什么這樣問“我”?她用心傾聽聽出了“我”的什么?她是從哪些詞語聽出來的?讓學生感受傾聽可以使傾聽者了解傾訴者的(孤單無助,可以指導別人走出困境)
句子二———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蘇珊在用心靈傾聽?她傾聽到了“我”怎樣的心聲?
句子三———蘇珊想了想,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從“想了想”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蘇珊又傾聽到了我怎樣的心聲?
句子四———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傾聽不但能給別人帶去快樂,也能讓自己擁有強烈的幸福感!)
3、小結,一個人只要愿意用心靈去傾聽就能對傾訴者感同身受,就能對傾訴者給予相關的幫助和撫慰,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讓自己產生強烈的幸福感!你愿意像蘇珊那?
1、引導學生找出“我”的言行,從中感受“傾聽”給我帶來的巨大快樂。
2、學生匯報交流
句子一———我照著做,手指立刻不疼了。我想,這一定是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在用她的魔法幫助我。
找出傾聽前,我的表現的句子,說說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的
句子二———我相信蘇珊的話,我想可愛的小鳥的確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比我們這個世界更為美麗的地方,幸福的歌唱。
找出傾聽前,我的傷心痛苦的句子對比,突出“傾聽”給“我”帶來的快樂。
3、小結,從傾聽帶給作者的快樂,你感受到作為被傾聽的快樂了嗎?假如你有煩惱痛苦想找個人傾訴的時候你希望有一個人愿意像蘇珊這樣傾聽你嗎?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傾聽”的魅力。在生活中,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被傾聽者,愿我們在生活中既能找到那個愿意用心靈去傾聽我們心聲的人,更希望我們是那個能夠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傾聽者!因為傾聽發生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因為傾聽蘇珊在“我心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這究竟是怎么樣的地位呢?出示合作交流三
(四)合作交流三———從蘇珊在“我”心中的地位感受“我”對蘇珊的感情。
1、引導學生找出蘇珊在“我”心中地位的句子,談感受。
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因為蘇珊如同母親,耐心、用心地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從中可以感受到我深深的感激之情!
2、假如你是湯米,你想對去世的蘇珊說些什么嗎?又或者在你的生活中被誰傾聽過心聲?你想怎么表達你對他或她的感激之情?出示小練筆,升華情感。
三、小練筆升華情感,學會做個傾聽者。
小練筆:(任選一題寫)
1、如果你是湯米,你會對去世的蘇珊說些什么?請寫幾句話感激她對你的傾聽和安慰。
-----------------------------------------------------------------------------------------------------------
2、在你的生活中,誰傾聽過你的心聲?你想對傾聽過你心聲的人說些什么?
------------------------------------------------------------------------------------------------------------
3、在我們的生活中,總少不了心不在焉的聽眾,
你想對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同學說:
你想對沒耐心聽你說話的父母說:
你想對不愿用心聽父母說話的同學說:
你想對曾經不善于傾聽的自己說:
四、感悟前后照應的寫法
生活中,我們不但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傾聽的人,還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發現的人,這篇課文不少地方運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看誰能快速找出下列句子的照應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1、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2、“‘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
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3、蘇珊想了想,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隨后,她給我讀了紙條上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教師介紹前后照應的幾種形式及作用。
課件出示
前后照應的形式:
1、因果式照應。(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
2、對比式照應。(同一事物或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3、重復式照應。(同一內容重復出現)
前后照應的作用:
1、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更嚴謹。
2、增強語氣,突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五、小結,同學們今天在課堂上是幸福的傾聽者嗎?今天我們不但感受到了傾聽既能帶給他人快樂,也能讓自己感受到傾聽的幸福,而且我們自己也做了一回幸福的傾聽者,那就讓我們再一次用這些跟“傾聽”有關的句子,時刻提醒自己隨時做一個幸福的傾聽者吧!
六、作業:
有人說,愛心是風,卷來濃濃的云;有人說,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有人說,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還有人說,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學習了本組課文,相信你對人間真情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那么在你心中愛心是什么呢?我想傾聽你心靈的聲音。
七、板書設計
12* 用心靈去傾聽
四次傾聽
蘇珊 “我”
幸福 快樂
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18
【自主學習】
寫出劃線詞的近義詞
①小時候,家里最讓我著迷的是那臺老舊的電話機。(?。ā。?/p>
②“問訊處“是召喚她的密語。(?。ā。?/p>
③我非常想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母親的人。(?。?/p>
【合作探究】
一 、找出和下面句子相照應的語句抄下來,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多處運用前后照應的手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讀句子,回答問題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這個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練測測】
一、文章寫“我”在拉琴的過程中,老人自始至終“很平靜地望著我”。對于老人的“平靜”你如何理解?
二、課內閱讀;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夸我了,盡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1)“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促使“我”這樣做的動力是( )。當老人夸“我”時,“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 )的感覺。因此,當有人遭受挫折時,我覺得他最需要的是( ),我會(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19
12.用心靈去傾聽
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著迷、耐心、修理、如愿、無所不知、興高采烈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學習重點: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學習難點: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耐心地聽也是對人的一種愛護與幫助。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耐心聽別人說話的課文,希望我們能夠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意義。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我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會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與同學交流,并寫下來。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讀了略讀提示,我知道要完成兩方面的任務:
①
②
4、文中指的是(誰) “用心靈去傾聽”。課文主要講述了 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三、研讀感悟
1、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這些幫助讓我感受到了 。
2、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很讓我感動,我要把最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1)朗讀畫出的句子,交流從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2)面對我一個個問題,蘇珊總是_______,因此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她們結成了_______的友誼。也讓我們體會到了蘇珊的_______。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怎樣理解這句話,從這句話中體會到 。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這句話中可以看得出“我”對蘇珊的___。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_______________。
5)我覺得蘇珊是一個的 人。
4、這篇課文通過對____和____的描寫,贊美了蘇珊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質。
四、升華拓展
1、學了課文,我明白題目的意思是________。我從中受到的啟發是_______________。
2、我發現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一些特別之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外找一找有關相互關心的文章讀讀,相互交流交流,如曹文軒的《根鳥》、瑞士作家斯比麗的《小海蒂》等。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2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自己不懂的字詞。
2、課前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耳朵都可以聽到很多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像現在,同學們可以聽到老師說話。那么老師想請問同學們,這樣的聽是傾聽嗎?(提問學生,總結學生答案)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仔細地聽。但它還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義嗎?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傾聽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傾聽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傾聽的內涵,看看這次傾聽又給誰帶來了什么樣的幫助?。
二、揭題解題
1、出示課題:師在課件中出示課題,并在黑板上板書:12*
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
師:請齊讀課題,再齊讀,再讀。(生讀三次課題)同學們,在這個課題中,你們覺得關鍵詞語是哪個?(總結學生答案,再叫學生齊讀關鍵詞語:心靈、傾聽)
3、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都預習過課文了嗎?誰能告訴老師,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總結學生答案:蘇珊和作者湯米。)
師:那誰來和大家說說,是什么讓蘇珊和作者湯米聯系在一起,從而發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總結答案:電話)
師:這就和聽有關了。那蘇珊在哪里工作?(總結答案:問訊處。)
師:問訊處是什么地方?(總結學生答案,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都在課前去了解過附近的問訊處,與里面的工作人員交流?,F在老師就給大家講講有關問訊處的一些小知識。問訊處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商店、銀行等。它們為人們就醫、乘車乘船、購物,辦理金融業務等這些活動帶來很大的方便??赡艽蟛糠滞瑢W對問訊處還是比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師:回到我們的課文當中來,哪位同學能說說在問訊處工作的蘇珊,她的聽是什么樣的聽?心不在焉的?認真的?(總結答案:她的聽是認真地聽,傾聽。)
師:蘇珊的傾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總結答案:用心靈在傾聽)
師:是的,傾聽,不僅僅用耳朵,更用心靈。這就是傾聽更深一層的內涵了??磥硗瑢W們都預習得很認真,并且很有效果。給自己掌聲鼓勵鼓勵吧!
4、再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讀完以后請大家說說,課文講了怎樣的一個動人故事?(指名叫學生說
“我”和蘇珊交往的過程)
師:同學們已經大致了解了這個故事,下面我們就要來深入學習感受它。先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的發展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總結答案,出示課件,理清課文脈絡)
(課文按事情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
第二部分(3~6段)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
第三部分(6~12段)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
第四部分(13~結束)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拔摇鄙钋械貞涯钏?。)
5、深入分析:
師: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齊讀第1、2自然段。(學生齊讀)
師:誰來說說著迷這個詞什么意思?(總結答案: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
的愛好。)
師:那小時候最令“我”著迷的是什么呢?為什么?(總結答案:那臺老舊的電話機。因為這部奇妙的電話機,住著一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
師:無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從哪里看出來小精靈無所不知的?(總結答案:無所不知:沒有什么不知道,萬事通。因為爸爸可以從她那里知道現在幾點了,明天天氣怎樣,火車出發的時間以及爸爸朋友的電話號碼。叫學生畫一下這些句子。)
師:電話里真的住著一個這樣的小精靈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感受“我”小時候美好純潔的童心,由此使學生更深體會蘇珊的用心傾聽、熱情幫助對保護“我”的這顆童心,使我健康快樂成長是多么重要)
師: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第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讀第3~12自然段,讀完以后,四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出示課件)
(1)生活(關心)
①當“我”一人在家,手指被錘子砸傷時,急忙打通了問訊處的電話,發現什么?
(“小精靈果然在里面,她是個有著溫柔嗓音的女子”這時,蘇珊已經化身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靈)
②“我”的手指受傷,剛接通電話時“我”的反應是怎樣的?(總結答案,出示句子: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③“我”為什么哭?(手指被錘子砸傷了,很痛,所以哭。)
④為什么“我”在打電話之前沒有哭?直到電話接通了才放聲大哭?(因為“我”知道哭也沒人聽見,所以忍著。這時候有人聽“我”說話了,就像在孤獨無助時找到了希望。所以除 )
⑤聽著“我”在哭訴,蘇珊怎么說的?請讀一讀。(“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引導學生讀出關心、安慰的語氣。叫幾名學生讀。)
⑥接下來,蘇珊還說了什么?(“你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
受傷的手指上?!庇醚菔井敃r情景的辦法,讓學生學習蘇珊,加深體會,學會怎么傾聽安慰別人。如:師:可是我聽了仍然疼,怎么辦?生:湯米,別怕。你的手指很快就會好的,你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還疼嗎?師:嗯,不疼了。謝謝你,蘇珊!謝謝你的關心和幫助。)
(板書:生活、關心、安撫)
(2)學習(耐心)
①我學習上遇上問題時,蘇珊怎么幫助我?(耐心為我解釋。)
②解釋什么問題?請讀。(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
③師生演示打電話。師當小時候的作者,學生當蘇珊。(師:你好,蘇珊。生:你好,湯米。師:你能告訴我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面積嗎?生:……師:可是我還是沒聽清楚,你能重復一遍嗎?生:……師:我記不住,你能告訴我用什么方法記住嗎?生:……師:哦,蘇珊,我還想問你一個問題,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生:馬德里。師:蘇珊,我的語文作業還有個地方不會做。生:……師:“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生:……師:明天要秋游,我要怎么準備?生:……)
(適時提醒學生禮貌用語和說話語氣,并特意反復問一個問題。多指幾個學生演示,直到學生被訓練得很有耐心。)
④同學們,從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蘇珊很有耐心,工作有責任心。)
(板書:學習耐心,講解)
⑤出示句子: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這句話該怎么讀?該強調什么詞?為什么?(引導學生讀出感激的語氣,強調“總是”、“一遍遍”,先齊讀,再指名讀。)
(3)心理(愛心)
①師指課題:還從哪里可以看出蘇珊是在用心靈傾聽?(當“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蘇珊安慰我說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出示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讓學生齊讀)
②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因為“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蘇珊想安慰我。)
③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指名回答,再齊讀,引導學生讀出非常難過的語氣。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但沒有告訴蘇珊自己傷心。)
④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叫學生齊讀“我”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傷心、難過、困惑的語氣)
⑤師再讀:“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
大家用心聽,看聽出什么了?(指多名學生回答,總結答案: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作者對死充滿了恐懼;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⑥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聽出來了。)
⑦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板書:心理愛心、樂觀)
⑧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安慰作者。(再讀蘇珊的話,引導學生讀出美好平和、樂觀安慰的語氣)
⑨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總結答案:從第11自然段中我們知道作者不傷心了。
⑩男女生比賽讀讀第11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信任平靜、很有愛心的語氣,強調用心靈去傾聽。)
(4)回味(童心)
①師:小時候,蘇珊用心傾聽并幫助“我”。長大后,她還會用心傾聽“我”說話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下面我們就要接著學習課文最后一部分,從中尋找答案。(總結答案:會用心傾聽。從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鄉小鎮,與蘇珊取得聯系,問蘇珊“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她回答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保?/p>
②蘇珊與作者回憶的是作者什么時候的事?(小時候)
③作者對蘇珊是怎樣的感情?(出示課件: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蘇珊和作者一起回憶作者的童年,這說明蘇珊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蘇珊對“我”付出了母親般的關愛,是我未謀面的母親,成了我心靈的守護神。)
(板書:回味童心、守護)
④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a href=http://www.qzbkbmc.cn/jiaoyu/15776.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⑤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先指名讀、再齊讀,要有感情地讀。)
⑥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希望我樂觀對待生活,過得幸福快樂……)
三、課外拓展
布置作業:
1、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小練筆)
2、如果你是湯米,你想對已年老的的蘇珊說些什么?(小練筆)
3、細心的同學們,四川地震以后,留下了很多孤兒,讓我們也用心靈去傾聽,帶給那些受傷的小朋友的幸福與快樂好嗎?
(可在報刊或網絡上查找有關信息,感受他們的苦難痛楚,根據自己的能力付諸關愛他們的'實際行動。)
四、總結深化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完后叫學生畫出覺得感動或喜歡的句子,小組討論并和全班同學分享感受。)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一個有關傾聽的美好故事。同學們知道嗎,這其實是發生在西班牙的一個真實故事。希望同學們都能從兩個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傾聽,真心去關愛,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與幸福。能懂得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向別人尋求幫助,像湯米一樣;在別人求助時要真誠地伸出援手,像蘇珊一樣。讓我們一起體味人性的美麗之一:用心靈互相扶持。因為正是這人性之美才能幫助我們度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21
基礎知識點點記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 二、一錘定音(在帶點字正確的讀音后畫“√”)。 的確(dí dì) 出差(chāi ch?。?nbsp; 著迷(zhuó zháo) 召喚(zhāo zhào) 乘機(chénɡ chèn) 待著(dāi dài) 謀面(móu mó) 興奮(xīnɡ xìnɡ)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拔( ?。∶埽ā 。〔郏ā 。⌒粒ā 。?nbsp; 撥( ?。∶郏ā 。≡悖ā 。⌒遥ā 。?nbsp;四、添枝加葉(填上適當的詞語)。 ( )的嗓音?。ā 。┑穆曇簟。ā 。┑膬x式 ?。ā 。┑男▲B?。ā 。┑难凵瘛。ā 。┑男▲B ?。ā 。┑馗璩。ā 。┑亟獯稹。ā 。┑叵肽?nbsp; ?。ā 。┑赝。ā 。┑刈。ā 。┑厝讨?nbsp;五、活學活用(用適當的詞語)。 1.字典是一位__________的老師,能隨時給我們提供學習幫助。 2.這次考了兩個100分,他__________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3.它躺在那兒__________,該不會睡著了吧? 4.他受了很大的委屈,禁不住__________起來。 5.只有__________,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六、佳句賞析。 1.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從“耐心”和“一遍遍”兩個詞語我們可以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從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珊__________的品質。 3.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__________的意思,用“__________”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__________。 七、內容梳理(課文回放)。 1.本文來源于西班牙的《__________》,我國《__________》翻譯并刊登了本文。課文課文采用__________的視角觀察事物,真實地記錄了____________________,贊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__________之情。 2.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綜合能力日日新 八、理解感悟(文章閱讀)。 關心孩子的好干部——孔繁森 黨的好干部孔繁森聽從黨的號召,第二次到西藏工作,任拉薩市副市長。他跑遍了全市的8個縣區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小學。 1991年,一次車禍把孔繁森摔成了嚴重的腦震蕩,顱骨骨折,高燒昏迷。住院期間,他得知一所學校發生問題時,便不顧高燒未退,眼睛充血,騎著自行車趕到現場處理。 1992年,拉薩市附近的幾個市發生地震??追鄙⒓蹿s赴災區。在災區的一個地震fèi xū __________上,三個失去父母,無家可歸的藏族孤兒曲尼、曲印和貢??藓爸鴵涞剿膽牙?。 孔繁森特地ān wèi __________著孩子們,說:“黨是你們的親人,一定讓你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還要送你們上學。”他zhú fu __________當地干部,一定要安置好這三個孤兒。 孔繁森【 】緊張的忙著救災,【 】心里一直牽掛著三個孩子。當他再次來到羊日崗時,決定親自承擔起撫養這三個孤兒的責任。為了撫養這三個孩子,孔繁森先后獻血900毫升。 孔繁森一個人孤獨在外,【 】要工作,【 】要帶孩子,作為副市長的他,真夠勞累的。晚上,工作一天的孔繁森,先要給孩子們做好飯菜,然后再教他們讀書認字。夜里,他和孩子們擠在同一張床上。那時,孩子們還小,經常把尿撒在床上。他不怕麻煩,給孩子們洗床單。 一天深夜,曲印突然肚子疼得直叫。孔繁森忙給孩子吃藥,可曲印還在疼。孔繁森背起孩子直奔醫院,整整忙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疲憊不堪的回來。 生活條件變了,孩子們吃東西開始tiāo tī __________起來??追鄙蛶е?a href=http://www.qzbkbmc.cn/jiaoyu/1640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孩子們走一走家鄉的土路,看一看家鄉的山水,再過幾天家鄉父老鄉親的生活,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永遠別忘了自己的家鄉,將來長大了,好好建設自己的家鄉。” 1.根據拼音在空線上寫出詞語。 2.在文中【 】內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疲憊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重心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繁森關心藏族兒童的事跡,短文中詳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畫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地方,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我被感動,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智能拓展。 ★口語交際: 課外搜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文章,在班級舉行故事交流會上,把你了解到的人和事說給大家聽。 ★妙筆生花: 在我們身邊也時刻都會發生著一些感人的事情,請你從中選取一件詳細地記下來,注意要寫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有關友誼的格言 找到朋友的唯一辦法是自己成為別人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情深恭維少,知己笑談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么尖銳……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損。 順利時結交朋友,逆境中考驗朋友。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參考答案
一、抱歉 羞愧 演奏 和諧 耳聾 洋溢 唯一幽靜 二、jǐn sànɡ yí liū 三、t 辶 先內后外?、堍邰冖佗?nbsp; 四、荒唐 沮喪 白癡 躡手躡腳 聲望 五、鄭重 打攪 在意 感覺 羞慚 到底 充滿 名望 六、1、到林中練琴 老教授 老人對“我”的愛護與幫助 2、早晨樹林的安靜興奮 “我”對拉琴重新找回了自信 3、獨一無二 老人在“我”的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感激 課題 七、音樂教授 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 敬佩和感激 八、(一)1、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把我打動了。 2、自己剛才想溜走的心理和舉動 第一次聽到有人夸贊自己 3、被人夸贊的感覺 4、又開始在家里拉琴了 比往日拉得更賣力了 “我”內心理充滿了自信 5、老人的鼓勵給了我信心和勇氣 (二)2、指導和點撥。錯誤到了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3、我每天早晨都對著一位耳聾的聽眾拉小提琴。 4、說明我的技藝有了驚人的進步 5、自豪 驚訝 6、強調了老人的鼓勵給我帶來的巨大影響 點明了老人的身份 (三)1、聚精會神 陶醉 慈祥 特意 孤獨 竟然 2、(1)長得又矮又瘦 贊揚 人的成長需要關愛和掌聲,我們要學會多為別人喝彩 ?。?)沒有想到會有人為自己喝彩 沒有想到老人竟然是個聾子 3、怕小姑娘知道自己是個聾子,而心靈上再次受到傷害。 4、老人的表情一直讓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2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板書:傾聽。質疑、釋義。
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三、研讀感悟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指名說)齊讀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5、那么蘇珊是怎樣看待她和我之間的交往的?(指名說)
6、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什么?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他人帶來什么?
(將愛心傳遞給他人,減緩“我”對死亡的恐懼,給別人以溫馨的安慰與幫助。)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從課題入手,區分“聽”與“傾聽”的不同。質疑:傾聽是我們的一種學習方式,用心靈傾聽是一種怎樣的傾聽?學生通過讀書,弄清楚了誰在用心靈傾聽誰的話?找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仔細研讀,體會到用心靈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幫助,緩解對死亡的憂傷與恐懼,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釋疑,效果不錯。
《用心靈去傾聽》 教學設計 2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
人間處處有真情?。〗裉欤覀円獙W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呢?請打開課本,讓我
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流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可以多讀幾遍。讀完以后,想想:課文圍繞“我”和蘇珊的交往,寫了幾個意思。
2、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三、細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認真讀課文,那些地方讓你深受感動,用筆畫下來,然后和同桌交流。
(3)學生交流談感受。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
(生讀)
師: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
(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大家讀讀這一段。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指名讀,齊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用心靈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人間的真善美……)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先是師讀,漸漸生融入其中):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2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4、感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談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練筆。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四、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用心靈去傾聽》 教學設計 25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將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思考,走進文本,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歌曲《朋友》,搜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一)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二)讀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都傾聽了哪些話?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一)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
(二)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針對揭題時的問題回答,解決簡單的問題,了解“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
三、研讀課文,感悟交流
(一)再細細讀課文,文中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
(二)小組交流讓你感動的地方。
(三)集體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
預設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探討“我”為什么“放聲大哭”?
預設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1)抓住“總是”、“一遍又一遍”理解蘇珊就像一位母親一樣。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
(2)說話練習,情景再現。
我問: 蘇珊耐心地解釋:
(3)反復誦讀,感受蘇珊對我的關愛。
預設3: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1)理解蘇珊都想了什么?為什么說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不是欺騙我嗎?
(2)出示蘇珊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3)想象: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練筆 。
預設4:但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
(1)“謀面”的意思是什么?
(2)理解“如同我第二個母親”,學生交流談感受。
(3)接線員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預設5:“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然后她讓我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
轉訴蘇珊叫我拿冰塊,怎樣敷傷口的情景。感情朗讀。
預設6:電話里傳來了我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蔽覀円黄鸫笮ζ饋?。
抓住“沉默了一會兒”理解并朗讀。
師小結: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四、拓展閱讀,升華感情
(一)拓展閱讀
蘇珊雖然永遠地走了,但是她不論何時何地,都會將“歌唱”進行到底。正如盧梭說的:
你愛別人,別人就會愛你,你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你待他情如手足,他對你就會親如兄弟。(出示,齊讀)
(二)寫話訴情
是呀,“幫助別人就是自己享受幸福”!學了這篇課文,你心中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說,請用一句話把你此時的感受寫下來。(播放歌曲《朋友》)
五、總結全文,深化情感
(一)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二)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六、課外作業
(一)利用雙休日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并就感興趣的內容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二)了解聲訊臺,在家長幫助下辨別良莠,正確利用現代化信息渠道。
板書設計:
12、用心靈去傾聽
真情幫助
蘇珊 ——————————“我”
享受幸福
用心靈去傾聽 26
12*用心靈去傾聽
主備人:徐 珍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3、了解主人公。(蘇珊和作者湯米。)
通過預習課文,我們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蘇珊和湯米),而讓蘇珊和作者湯米聯系在一起,從而發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的是——一部電話。
4、介紹問訊處。
(1)當時蘇珊在哪里工作?(問訊處。) (2)介紹問訊處。出示:
問訊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以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商店、銀行等。它們為人們就醫、乘車乘船、購物,辦理金融業務等這些活動帶來很大的方便。
可能大部分同學對問訊處還是比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1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次。
(2)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3)按提示把課文分為三段,概括段落大意。(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
2、交流課文寫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
3、交流分段和段意。
第一段(1~2節)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
第二段(3~12節)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此后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
第三段(13~25節)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4、快速瀏覽課文,蘇珊幫助我幾次?
三、研讀課文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謀面”是什么意思?(就是見面的意思)。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2)學生交流談感受。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生交流。(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犞@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小結:蘇珊有一顆善良的心,她不愿意讓湯米感受那份生離死別的痛苦,更愿意告訴他美好的希望。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4)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小結:蘇珊和作者一起回憶當年的點點滴滴,她對“我”付出了母親般的關愛,是“我”未謀面的母親,成了“我”心靈的守護神。同樣,她也得到了做母親的快樂。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3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交流練筆。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小結:學完課文,對于蘇珊的人物性格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請學生再讀蘇珊的留言,讓人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貴。
7、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四、知識延伸——前后照應的手法
1、在課文中找出與這些句子相對應的句子。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p>
2、交流反饋。
第14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7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
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5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
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10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
小結: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使文章層次分明。
五、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4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一個有關傾聽的美好故事,這是發生在西班牙的一個真實故事。希望同學們都能從兩個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用心去傾聽,去關愛,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六、板書設計
12*用心靈去傾聽
蘇珊—— 用心靈——傾聽——我——快樂成長
關愛 幫助 呵護
教學反思: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2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能正確地搭配詞語。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一篇課文中,我們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給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這節課我們就看“我”是如何與電話“小精靈”交往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我”是如何與“小精靈”開始通話的?
(2)“我”與“小精靈”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問題。
5、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我”長大后為什么想認識蘇珊?
2、當“我”看到蘇珊的留言時有什么感受?
3、假如蘇珊一開始沒有給“我”幫助,那這個故事的結局應該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說一說最近令你感動的事情。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來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報》,我國《參考消息》翻譯并刊登了本文。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拔摇鄙钋械貞涯钏?。
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二是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對詞語的理解。
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的愛好。
密語:秘密的通信用語。為了保密,通常用數字、字母、單詞等代替真實的通信內容,也叫暗語。
謀面:彼此見面,相識。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問訊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這些問訊處,為人們就醫、乘車(船)帶來很大的方便。學生對問訊處應該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特別是農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帶著的。因此,結合本課教學,教師可稍作解釋,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的內容又是兒童生活方面的。,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然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如,蘇珊面對“我”的提問,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又如,“我”心愛的小鳥死了,蘇珊卻說是“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心聲的美好心靈,感受“我”對蘇珊母親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用心靈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3、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于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如,當孩子的手指被砸傷時,她從孩子的哭聲中,聽出了孩子的孤單、恐懼與無助,她用悅耳的聲音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指導孩子實現自救,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當孩子因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去傷心時,蘇珊寬慰孩子,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圍繞課題,引導學生談談各自的認識,啟發孩子: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4、本文情感豐富,適合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如,回憶“我”的金絲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語句,人物感情豐富,是感情朗讀的好材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傷心、痛苦,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渴望得到安撫;蘇珊聽懂了“我”的心聲,她用自己樂觀的生活態度影響“我”,引導“我”走出痛苦的陰影。然后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別能力差的弱點,千方百計誘騙青少年撥打電話。個別的甚至利用****引誘青少年上當受騙。因此,結合本課教學,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四、教學案例
讓生命更美好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生: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生: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磥碜髡叽_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生: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生: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生: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
生: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生: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你讀讀這一段。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28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蘊含的意思。
2、朗讀詩歌,談談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
3、引導學生懂得與人交往一定要真誠。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交往要真誠,并培養學生與人真誠交流的習慣。
教學難點:
對一些重點詞“傾聽”等和重點句子要深入理解,并學會聯系實際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讀題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齊讀課題。誰能說說你對作者——金波的了解。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鸩▋和男性姟返仁嗖?;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2、檢查學生預習,以及對字詞的理解。
伴隨真誠傾聽燦爛千言萬語傳遞照耀
二、合作探究
(一)理解詩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學生自讀課文,詩歌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指名說說內容,初步讓學生理解“目光傾聽”的含義)
2、學生說說每節詩的意思,教師小結。
第一節:用媽媽的話闡明“用目光傾聽”的意思。
第二節:說明與人交流為什么要“用目光傾聽”。
第三節:進一步說明目光的重要性。
第四節:講媽媽的話對“我”的意義,教會我生活。
(二)再讀詩歌,理解每節詩的內容
1、媽媽對作者說的最平常的話是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聽別人說話,你要望著對方。)
2、這句話平常嗎?有誰的長輩跟你說過這樣的話?
3、為什么要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呢?請你讀讀第二、三小節,看看這里有說明嗎?
(小結“用目光來說話”。作者是用先總后分的關系加以說明。)
4、指導學生朗讀:應該帶著什么語氣來讀前三節?
(指名讀、分組讀、集體讀,讀出對媽媽的敬愛和感恩,體會詩歌的感情所在)
5、齊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談談你對這句詩句的理解。
媽媽的話告訴我:與人交往要真誠
(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談,用目光傾聽,再說說你的`感受體會,最后對于詩句理解學生
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了。)
6、教師適時板書,小結
(三)嘗試背誦詩歌,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1、自由背誦
2、男女生比賽背誦
3、小組背誦
(為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并通過各種形式的背誦激發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第二課時
一、交流“金波”的作品,引入新課
1、請學生把自己課后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間先進行交流,把你喜歡的詩句記錄下來。(主要是幫助學生優美語言的積累)
2、小組間談談感受。
4、教師出示一些關于母愛的句子和文章
二、合作探究
(一)動動手,練練筆
1、同學們,我們回想一下平時母親對我們的關愛。
(先組織學口頭進行仿寫或自由創作,不要太在意押韻,只要寫出感情即可。)
(二)文章交流
1、指名讀讀自己創作?
2、學生集體評議:你最喜歡誰寫的作品?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做水平,又可以收集學生好的詩歌作品。)
三、課外拓展
讀一讀金波的其他詩歌
板書設計
用目光傾聽
聽別人說話,你要望著對方。
用真誠的心去傾聽
與人交往要真誠。
《用心靈去傾聽》的教學設計 29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靈去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能讓自己感受到幸福。
3、領悟文章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體會好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難點
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書寫“人”字,走進真情。
1、談話導入:共同書寫“人”字,感受人性真善美,這節課我們共同走進一個充滿真情的西班牙故事《用心靈去傾聽》
2、師生寫課題。
3、齊讀課題。說說你從課題中能鎖定的關鍵詞是什么??
2、問訊處是什么地方?(總結學生答案,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3、也就是聲訊臺,把誰和誰聯系在了一起?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感悟,體會真情。
(一)蘇珊,一個普通的接線員,而我只是一個小孩子,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是她已經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地位。你能從文中的那句話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p>
(二)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p>
(三)【合作探究】:
速讀文章5--11自然段,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那些幫助?這些幫助重要嗎?
獨學: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蘇珊為“我”所做的事;
對學:哪件事最讓自己感動,用筆圈畫關鍵詞(人物言行,心理描寫),與同桌交流呀。
群學:組內組織交流,派一名代表發言。
1、交流展示:
小結:“我”手指受傷了,她教我自救;
“我”學習上遇到難題了,她教我解答難題;
“我”的金絲雀死了,她安慰、鼓勵我;
重點體會“這只可愛的小鳥,它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p>
小結:小時候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心理上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求救蘇珊,每一次,她都猶如母親一樣細致耐心的為我排憂解難,讓我快樂成長。
2、引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3、蘇珊怎樣待我和她的交往的?
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合作探究二】:
獨學: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品讀。
對學: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1、 展示交流:
2、 分角色朗讀:
電話里傳來了我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p>
(我們一起大笑起來。)
3、 (沉默了一會兒,說明了什么?她的幽默回答,是我帶給了它童真,讓她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
4、 小結: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被傾聽者,愿我們在生活中能用心靈去傾聽別人,你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可謂是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5、 最終,我沒有見到這個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卻只看到了一張紙條:“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贝藭r湯米會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蘇珊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你會對去世的蘇珊說些什么?請寫幾句話感激她對你的傾聽和安慰。
四、領會寫法,體會作用
生活中,我們不但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傾聽的人,還要做一個善于用心靈去發現的人,這篇課文不少地方運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誰來說說你找到的句子。
前后照應的作用:
1、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更嚴謹。
2、增強語氣,突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五、傾聽寄語,升華情感。
“我”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有了像蘇珊這樣未曾謀面的慈祥的母親,在我成長的路途中為我排憂解難;蘇珊快樂著、幸福著,因為“我”這樣調皮的小鬼讓她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這一切都是彼此用心靈去傾聽的結果。
1、出示盧梭名言
2、請大家圍繞“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創造一句格言
3、小結:讓我們都像蘇珊那樣用心靈去傾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六.作業布置,發揚真情。
2、課外推薦:
《綠山墻的安妮》—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
《根鳥》——中國作家曹文軒
《窗邊的小豆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
《小海蒂》——瑞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