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蟹卡的銷售卻已經進入旺季,這是中秋佳節的送禮首選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60年一遇的高溫季節讓今年的大閘蟹出現了蛻殼慢、個頭小、價格高等問題,而今年的中秋節恰恰來的特別早,遠早于陽澄湖大閘蟹的開捕日期。此外,蟹卡市場目前存在一些魚龍混雜的現象,有關監管部門也已經注意到該問題。
高溫讓大閘蟹漲價
今年是近60年以來最熱的一年。近日,國家氣候中心確認,當前我國高溫熱浪事件綜合強度已達1961年以來最強。
高溫且干旱的天氣讓大閘蟹養殖戶們犯愁了,大閘蟹進食慢、蛻殼慢、死亡率高等問題困擾著他們。
常熟市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張建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陽澄湖第一輪的高溫,連續5天氣溫在37度到40度之間,第二輪則是連續13天氣溫在37度到40度之間。而大閘蟹養殖最適宜溫度在25至30度,如果到水溫到了32、33度以上,大閘蟹的進食已經受到影響了。水溫到了35度以上,大閘蟹幾乎不進食了,連續3至5天以后,它們只能消耗本身身體里面的能量,導致腸子都空了。”
此外,氣溫高還影響著大閘蟹的蛻殼。大閘蟹從春節前后放養苗種直至成熟,一共要蛻殼4-5次。張建龍公司的大閘蟹在去年7月中旬至8月初完成了第四次蛻殼。而今年到了8月底,有的蟹甚至還沒完成蛻殼。整體來說,蛻殼期延遲了接近20天,甚至有的要延期30天。更嚴重的是,因為高溫,有些大閘蟹會爬到岸上來,導致長期脫水,從而導致死亡率偏高。
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品牌“蟹一哥”創始人劉磊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連續高溫對大閘蟹的蛻殼、大小都有影響的。
“今年可能有5%的蟹沒有蛻殼完成,而大閘蟹是靠蛻殼完成生長的,所以對它們的大小可能有影響,但整體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今年蘇州其實上半年天氣還是蠻好的,風調雨順的,今年也沒有梅雨季,就是前一段時間的高溫持續了半個多月。不過接下來也逐漸降溫,等到開捕的時候大閘蟹的大小應該影響不大。”劉磊說。
張建龍的感受是,之前旺季的大閘蟹平均規格可以達到4兩,今年可能只有3.5兩了。張建龍透露:“整體上,今年我們公司的大閘蟹產量要下降20%,不過具體的情況要等到9月20號以后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五次)蛻殼以后才知道,因為也有可能后續氣溫降下來,廣大養殖戶也會通過一些努力讓情況好轉一點。”
對養殖戶來說,除了靜靜等待大閘蟹的蛻殼以外,并不是無計可施。等氣溫相對下降以后,養殖戶可以通過調控水源、補水草、補各種微量元素等方式,來提高蟹的免疫力和蛻殼率。
那么,今年大閘蟹的價格會有所上漲嗎?
“今年中秋節比較早,所以大閘蟹旺季的戰線拉的特別長,從中秋直至國慶,所以需求量就大,市場競爭也大。再加上現在線上直播渠道的拓寬,又進一步刺激了大閘蟹的需求,所以今年蟹的價格會高一些,應該會有10%至20%的漲幅。”劉磊說。張建龍也表示,今年大規格的蟹的價格應該是要上漲,因為比較稀有,小規格蟹的價格倒不一定會上漲。
整體而言,劉磊對今年大閘蟹的銷售情況還是持樂觀態度。今年雖然前段時間經歷了高溫,但九月初這幾天蘇州溫度已經很低,這加快了大閘蟹的蛻殼、上市,而距離九月底開捕還有20來天,如果一直是這個溫度持續下去,那蟹很快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