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必備(4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施方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與各學科《課程標準》為指針,以各學科課改實驗教材為依托,把握新課標與新教材,抓好教學常規的各項管理工作,確保“備、教、批、輔、考”各個常規教學環節的落實,為每一節課負責,為每一位學生負責,切實提高我市初中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與終身發展服務。
二、目標定位
強化管理 規范教學行為
凸現過程 抓好教學常規
研究課堂 提高教學質效
提供服務 提升教師素質
三、操作策略
1、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對每所學校一個年級的任課教師常規教學情況進行抽樣檢查;
2、查學校常規管理。學校是否有科學可行的常規教學計劃,對教師的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是否有明確的'要求(即:數量與質量的要求),學校是否定期進行常規教學的檢查與記載,對常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否的整改措施,并及時整改。
3、看相關材料。查領導、教師聽課記錄,查領導與教師主持或參與教研活動情況記載,查教師培優幫困輔導情況記載;
4、查教師的備課。一是看備課數量是否按規定的時間完成。可以提前備課,但提前備課的內容不宜超過實際教學進程一周;二是看備課的質量。主要包括:備課是否過于簡單;備課是否有清晰的思路;備課是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備課是否體現課改理念(即:備課時是否備學生,是否對學生課堂學習的學情進行恰當預測);備課是否有教后反思與教學策略調整的思考等。
5、深入課堂聽課,看教師對教材知識點的把握,看教師對教材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新課改理念的展現,看教師課堂教學藝術、教學智慧的展示,看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否得到激勵與發揮,看課堂教學質效的高低。
6、查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否是面向班級全體學生的批改;語文的作文如果是學生的互批互改,教師是否過問,是否有教師查看的再批改;學生作業中的錯題教師批改時是否進行錯誤訂正,或者要求學生進行錯誤訂正;考試卷如果算學生作業同樣要求教師進行全批全改。
7、查培優幫困輔導。教師必須有切實可行的培優幫困計劃,并定期進行培優幫困輔導,有備課、有作業、有檢測。
8、查學業考試。每學期可進行期中、期末兩次學業考試,堅決反對搞題海戰役的濫考試。測試試題應把握學科的特點與課改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生成與發展,測試后應有試卷分析與學生答題分析,對測試中暴露的問題,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行查漏補缺。
9、查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各學校須制訂詳細的校本教研計劃,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如:聽課、評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針對校情與學情開發的校本教研專題研究活動等),開展活動必須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目標,活動應立足在平時,體現過程性與系統性。
四、總結反饋
對學校按總積分進行等次評價,并召開總結會,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實施方案 篇2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推進我縣城鄉一體化進程,切實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環境衛生臟、亂、差的落后局面,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水平,加快實施農村改廁項目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的,以治理城鄉環境衛生和農村改廁為重點,徹底改善農村農民生存生活條件,逐步在我縣農村形成革除衛生陋習、實現全面進步的良好格局。
二、目標任務
(一)在全縣各鄉鎮改造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3000戶。
(二)各鄉鎮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治理村、推進村要全面推廣衛生廁所改造。
三、時間安排
(一)20xx年3月10日——3月底為宣傳發動、技術培訓階段。
(二)20xx年4月1日——10月底以前為具體實施階段。
(三)20xx年11月1日——11月底為檢查、驗收、評估階段。
四、實施辦法
(一)縣愛衛會負責提供農村改廁的資金(包括部分設備)和技術指導。
(二)各鄉鎮具體組織實施本鄉鎮改廁工作,按照整村推進、成片推廣的要求,保證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目標任務。
(三)各鄉鎮必須于3月底前將本鄉鎮的.改廁實施方案報至縣愛衛辦。
(四)實施階段實行月報制,各鄉鎮于每月25日將完成情況報縣愛衛辦備案。
五、工作要求
(一)縣愛衛會要將今年3000座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改造任務分配到適合改造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的各鄉鎮。
(二)各鄉鎮和涉及行政村要確定專人具體負責改廁工作。
(三)縣政府將對各鄉鎮的施工進展情況進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
實施方案 篇3
一、“教學專業素養提升工程”的人員范圍
幼兒園所有教學管理人員和全體教師。
二、“教學專業素養提升工程”的目標
(一)教學管理人員
1、確立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支撐體系并實踐;
2、建立與課程教學改革相配的常規管理新舉措;
3、建立適合學校實際的教師業務培訓與專業素養提升辦法;
4、探索適合學校教師、學科實際的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和風格;
5、構建具有濃厚學校特色的書法教育體系;
6、養成撰寫教學管理反思的習慣;
7、每年至少完整閱讀兩本教育教學專著;
8、具備觀察跟蹤教師、教研組和學生成長變化的'實踐研究能力;
9、每學期完成一份有實踐、有思考、有設想的教學管理調研報告。
(二)教師
1、確立自己最鐘情并愿為之實踐的教育論體系;
2、探索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教學方案設計;
3、逐步形成與所學(創)教育理論、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相融合的課程教學風格或教學模式;
4、養成撰寫教學反思或教育敘事的習慣;
5、建立具有個性化特點的作業批改范式;
6、具有跟蹤學生成長變化的耐力與觀察研究的實踐能力;
7、教育教學質量力爭全區前茅;
8、每年完整閱讀至少兩本教育教學專著;
9、設計并開發獨屬于自己班級或學科的師本課程。
三、“教學專業素養提升工程”具體措施
(一)教學管理人員
1、確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園所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支撐體系。教學管理人員加強對理論的學習,并在日常進行實踐。
2、實施掐單檢查,月報課制度和中層領導年級負責制。
3、邀請市教研員來園作全員培訓,指導教研活動。
4、制定并執行“青藍幫教”方案。
5、構建區域活動園本化模式;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年級一體化的研究。
6、建立個人博客,每周至少撰寫一篇教學管理反思。
7、每年至少閱讀并給教師推薦兩本教育教學專著。
8、每年至少跟蹤一個教研組,一名教師,一名幼兒。
9、每學期完成一份有實踐、有思考、有設想的教學管理調研報告。
(二)教師
1、學習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學期末確立自己最鐘情并愿為之實踐的教育理論體系。
2、規范書寫教案的基本格式。
3、形成與所學教育理論相符合的班級管理模式。
4、建立個人博客,每周完成一篇有一定思考深度的教學反思或教育敘事。
5、重點跟蹤一至兩名幼兒(跟蹤期限最少一年),跟蹤結束時完成跟蹤報告。
6、每年至少為教師做一次好書推薦活動。
7、每學期進行班級和教師的創新項目評比。
實施方案 篇4
為切實解決低保、低邊困難家庭住房危、漏問題,保證困難群眾居住的存在危險房屋能夠及時得到維修排險,結合我街道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目標任務
利用三年時間對低保、低保邊緣困難家庭危房進行修繕。各社區危房修繕任務由街道社會事務辦、社區居委會根據排查摸底情況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確定,要將最需要、最困難的家庭作為此次農村危房修繕對象。
基本要求
各社區要深入調查,摸清底數,全面掌握社區困難對象的困難程度和住房情況,要本著群眾自愿的原則,按照危房修繕申報程序,組織符合危房修繕對象進行申報;社會事務辦要堅持經濟實用,保證質量安全,在充分考慮困難群眾經濟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幫助群眾建造減災抗災能力強、造價適中的房屋。
補助對象、標準及修繕方式
1、補助對象及建設標準。危房修繕對象為居住在危房中的低保、低保邊緣家庭。優先解決經濟最困難、住房最危險家庭的居住安全問題。危房修繕后要達到防雨、堅固、明亮的標準。
2、補助標準。危房修繕資金以修繕戶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多渠道籌集修繕資金。具體補助標準:按照房屋實際需要修繕狀況評估建設費用,政府平均每戶補貼2萬元,修繕超過2萬元部分,由戶自行負擔,不足2萬的,不退補。
3、修繕方式。由街道招標工程隊進行集中修繕,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一次性將修繕資金補貼給工程隊。
基本原則
1、群眾自愿。危房修繕申報、修繕方式由群眾自主決定。在充分考慮困難群眾經濟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和扶持困難群眾建造經濟適用、質量安全的'房屋。
2、公開公正。要陽光操作,實行“五公開”,即政策公開、補助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民主評議公開、審批結果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危房修繕工作公正透明。
實施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3月1日—3月20日)。各社區要組織人員對無房戶、因災倒房戶、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低保邊緣戶住房情況進行摸底,并建立臺帳。
2、確定對象階段(3月25日—4月10日)。各社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組織符合修繕對象填報審批表,召開社區居民代表會進行評議,并對評議結果進行公示,無異議的于5日內上報到社會事務辦。社會事務辦對各社區提報的危房修繕戶進行材料審核,入戶調查落實情況,確定修繕對象。
3、組織實施階段(4月20日—6月20日)。社會事務辦牽頭組織工程隊與經批準的危房修繕戶簽訂修繕合同或協議,建立修繕戶一戶一檔資料,指導、幫助、督促農村危房修繕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
4、檢查驗收階段(6月20日—7月10日)。由街道農村危房修繕領導小組對危房修繕戶進行逐戶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房屋拍照存檔后,并及時將補助資金撥付到位。
申報程序
由符合修繕條件的戶主向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經社區兩委會研究、社區居民代表會通過,報街道社會事務辦備案,由社會事務辦逐戶進行評估、核實,并上報街道危房修繕領導小組審核、確定最終修繕對象。
1、戶主申請。符合危房修繕條件的家庭,由戶主自愿向所在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填寫《棘洪灘街道危房修繕申請暨審批表》,并提供戶口薄(戶主門牌登記卡、索引表)、戶主身份證、低保證、家庭收入評估表、公示,危房照片等證明材料。
2、社區居委會評議。社區接到危房修繕戶的申請后,召開社區兩委會議進行初步研究,召開社區居民代表會進行評議,并對評議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材料應放入申報材料中),經評議認為符合救助條件且公示無異議的,上報街道社會事務辦,對不符合救助條件或公示有異議的,應及時向申請人說明原因。
3、街道領導小組審核。街道社會事務辦接到社區的申報材料后,組織人員逐戶上門進行評估、核實。經核查認為符合修繕條件的,報街道危房修繕領導小組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將材料退回所社區并說明原因。
項目管理
1、房屋質量。街道社會事務辦和各社區要建立巡查制度,對危房修繕加強質量管理。房屋修繕完成后,由街道社會事務、社區組織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入住。
2、檔案管理。街道社會事務辦和各社區要分別建立健全農村困難群眾危房修繕檔案,實行一戶一檔,批準一戶、建檔一戶,規范有關信息管理。
3、監督檢查。在工程實施中,街道社會事務辦要會同各社區加強檢查和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全部任務完成后,要及時牽頭組織對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資金來源
街道財政撥款,設置專項資金100萬元。
本辦法自20xx年1月1日起實施,至20xx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三年。
本辦法由街道社會事務辦具體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