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同學35周年聚會的尾聲,我發出了一條微博:以后,沒有特別的理由,不要缺席。正月初三,四面八方的同學們信守著約定,一起踏上旅途。女生如同駐顏有術,每個人都像一幅畫,美而不嬌,有一種簡潔明快的清麗;男生心寬體健,如同堅實的依靠,生就了一副穩妥踏實的情懷。
同學之間本就心無芥蒂,這一刻,不必端著,也不必裝著,不必顯擺,也不用寒磣自己。彼此可以任意地調笑年少時的輕狂,可以大膽地抱怨多年的疏離。陌生嗎?有點,但不要緊,點一支煙,話題自然開了。
從沒見過兩個鬢如白雪的大男人嘮叨個沒完,卻那么自然;女同學摟抱著還要轉幾圈,也有含蓄的一直望著經年不見的女伴說,嗨,你比以前漂亮多了!聽的人心花怒放,但也不忘回贈一句:你皮膚保養得真好!
期待常聯絡,讓號碼留一下,加微信,讓交流到位,不留白。我感謝當年莫名欺負過我的兩位男同學,他們讓我知道弱不經風的自己還是會被關注,即便這份關注很潦草,但他們津津有味地談笑也是一段溫情的回憶!
最遠的是王同學,他特意從馬來西亞飛來。他進群就說:想S你們了。但待到見面時,他卻一臉茫然,說自己失憶了。但這并不重要,我們聊吧喝吧,把所有的人或事漸漸浮上心頭。
風趣灑脫的物理老師撇下至親來了,他說任何事也阻止不了他赴師生之約;古稀之年的數學老師來了,他居然叫得出相當多學生名字;身體稍有不適但趕來的也有,他們寧愿忍受些許痛苦也不放棄一次聚首。
還有幾位實在趕不到現場但的心一直在現場,他們不斷刷朋友圈,一一識別似曾相識面的記憶追尋曾經時光。
同學之情,無論是平淡如水還是純潔真誠,都超越時間和空間。如果當年彼此有一絲喜歡今日再遇,只是遠遠望去,那一切都在塵煙之上內心早已云淡風輕。
我們從心里感謝每一個人的傾情付出和共同努力,在新年的開始便圓滿實現了30多年的夢,還有什么比得上這樣的人生大美?
這一天交往與互動徹底消除了我對聚會的一切偏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所有祝福都融入了一飲而盡酒杯里的喜悅。曲終人散未散、話未畢、淚飛花。一位調侃:“如果60歲70歲甚至80歲的時候能聚齊,也挺有意思。”另一位認真地說,當那時候我們老去,但“同學情”不會忘記不能忘記也不會遺忘。
相見雖短,但“同學情”永存于心,與時間無緣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