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北明珠南州鎮,老同學石喜紅的形象猶如一座山峰,穩固而深遠。他以他的智慧和堅韌,為這個小鎮贏得了無數人的尊敬。然而,他對外界的低調,讓人們難以將他與一個細膩內心、情感豐富的商人聯系起來。
回憶起高考那年,我曾經不幸未能進入大學,但石喜紅卻沒有放棄,他回到家鄉河口,從零到英雄,用自己的雙手創辦了南縣恒順祥紡織有限公司。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他吃盡了前二十年的苦,見證了過去二十年的變遷。2001年,他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那時,他只是一位有著沖勁和闖勁的人物,在我們眼中,是個成功者。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石喜紅的事業遭遇挫折,被罰款,更遭受了一次嚴重的交通事故,這些打擊讓他的生活變得陰云密布。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用沉默維護自己的尊嚴,用隱忍埋藏往事,用壓抑遺忘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
盡管生活給予他許多挑戰,但石喜紅從未被挫敗過。他身上有一種力量,那是一種征服困難但決不被困難所征服的心態。這正是為什么我視之為最真實、最偉岸、最值得膜拜的人物之一。
自學生時代起,我與石喜紅就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每當我需要幫助或有煩惱,都會找他咨詢。那份關切和鼓勵,就像陽光一樣溫暖地照進我的生命,讓我充滿信心去面對一切挑戰。我每次回家,一定會找到機會去看望他,不僅是為了舊友情,也是因為那份濃厚的情誼讓我感到安慰。
在一次聚會上,當老同學桂長云從美國歸來時,我原本計劃邀請其他朋友,卻忘記通知石喜紅。當電話響起,是他的聲音帶來了責問:“九滿,你怎么這么做?老桂回來你連招呼都不打嗎?”那種倔強和關懷,讓我無法言語,只能聽其發泄。而后,那場歡迎活動由此展開,其熱鬧程度遠超預期,完全反映出他的豪爽與大氣磅礴個性。
當我表達愿意收藏一些南洲大曲酒時,便立即得到消息,說要幫忙弄兩瓶2009年產出的酒。那天夜晚接到電話時,我仿佛已經品出了這珍貴酒香,對于這樣溫馨舉動,我竟然涕淚橫流。那股震撼,比驚濤駭浪更加深刻。
今年六月,當我決定返回故鄉時,半夜三更又聽到熟悉的聲音——“九滿,我們今天聊聊。”然后便開始討論如何安排我的行程,以至于最后竟是我落淚,而不是他。在那些停留下來的日子里,每一步都伴隨著他的陪伴,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撫慰,都讓我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情感——回歸與撫摸靈魂。我離別之際,他們送上了兩瓶南洲大曲,如同天賜福音般令人激動萬分,那笑容永遠銘記于心中。他成了我們聚集點,也是我心中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