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提高最低繳費年限?
根據社保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但是,對于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各地執行的政策不一樣。有的地區滿10年或15年即可,比如廣州,目前按10年(2014年前參保)或15年(2014年后參保)執行;有的地區男要滿25年,女滿20年,比如北京;有的地區要男滿30年,女滿25年,比如重慶。
那么,多地為什么要提高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到男30年、女25年呢?
中新財經記者注意到,2021年,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關于建立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逐步規范繳費年限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對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表示,提高最低繳費年限,是完善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在落實《關于建立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的意見》,以提升醫保公平性。原來各地繳費年限不統一,未來要全國一盤棋,全國要形成統一的政策框架。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分析,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不高,一個省內不同地區對于最低繳費年限規定不同,隨著醫保統籌層次向省級邁進,地區之間繳費政策的差別應逐漸消弭。
廣東省醫保局在解讀中稱,繳費年限政策是職工醫保籌資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省各市的職工醫保累計最低繳費年限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擬采取逐年上調的方式,逐步統一全省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
資料圖:市民在醫院門診大廳間隔排隊掛號。中新社記者 楊迪 攝資料圖:市民在醫院門診大廳間隔排隊掛號。中新社記者 楊迪 攝
是因為醫保基金缺錢了嗎?
不少網友關心,之所以提高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是因為醫保基金缺錢了?在專家看來,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
王震表示,把提高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歸結于醫療保險基金錢不夠花了,其實并非如此,就算全國醫保基金一分錢不收也夠花兩年的,雖然結構性上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量是不缺的。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當期結存4684.48億元,累計結存36156.30億元。3.6萬多億的累計結存,總體上比較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