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金年限短
一般來說,如果15年不間斷地繳納養老金,那么在退休后就能獲得養老保障,而這也使得很多靈活就業人員為了平衡養老成本,所以只選擇繳納最低年限。但要知道,養老保險制度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完最低年限后如果停止繳納養老金,那么在退休后他們能獲得的工資也就只有最基礎的保障。而企業員工由于只要不離職,養老金就會一直繳下去,等到其退休時自然符合多繳多得的原則,所能領到的退休工資與靈活就業人員相比自然就多出不少,相比較之下也會讓人覺得靈活就業人員所能得到的退休工資非常少。
因此可以說,繳納養老金年限短,是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工資低的原因之一。
二、與繳費檔位有關
靈活就業人員除了會只繳納最低年限來平衡養老成本外,選擇繳納最低一檔的社保也是他們平衡養老成本的做法。再加上養老金斷交是很麻煩的一件事,而靈活就業人員由于每月工資并不固定,所以繳納最低一檔的社保也成為了他們眼中的最佳選項。
但要知道,多繳多得反過來說就是少繳少得,因此靈活就業人員如果一直選擇繳納最低檔,那么在退休后,他們能獲得的退休工資自然就很少。反觀企業員工不一樣,他們的繳費檔次一般都是跟著工資走,再加上繳納年限又長,因此在退休后的工資自然要比靈活就業人員高。
由此可見,靈活就業人員在退休后工資少,除了與繳納養老金的年限有關外,也有繳費檔位有關。
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多繳養老金
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養老問題其實是不能忽視的,因為這關系到自己后半生的生活,即便說現在自己能賺到很多錢,但只要有養老金在,自己的老年生活至少能確保有最低的保障。因此,如果自己有條件的話,多繳納養老金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例如提高繳費檔位、增長繳納養老金年限等。這樣一來,自己在退休后能得到的退休工資會更多,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是非常有好處的。更何況,繳納養老金對于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負責的行為。
總而言之,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后工資少與繳納養老金年限和繳費檔次有關,如果不想自己的退休工資那么少,可以在最低基礎上多繳納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