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陋室銘--博客銘之一》 博不在精,勤發就行。文不在高,真誠就靈。斯是博客,心安氣寧。昵稱盡馬甲,博主不留名。留言悄悄話,評論款款情。圈中會好友,論縱橫。缺諍言之逆耳,濫平淡之加精。妙文速收藏,禮物送不停。自謙云:“超級網蟲?”
2、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難來時各自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人情莫道風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3、 【勸孝歌】二 學課書籍錢不算,紙筆墨硯又要錢。放學歸家要吃飯,縫衣造飯娘耐煩。 衣襪鞋帽父母辦,冬穿棉衣夏穿單。倘若逃學不發奮,先生打兒娘心酸。
4、 勸人應該把氣散,會打官司也要錢。在家只說江湖好,出外方知做客難。勸養人間兄弟和,兄弟言語莫羅嗦。莫要多爭多吵鬧。都是同般共渡河。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恐秋來有冷時。堂前椅子輪流坐,媳婦也有做婆時。
5、 事無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事若臨頭必慎思,性急匆匆惹禍端。遇事心弦要放寬,且將忍字多回旋。打清心地圖大業,勿為瑣屑而縈懷。將相頭頂堪走馬,公孫肚內好撐船。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留得余地寬待人,退后一步自然寬。人心似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寬著高。
6、 動為綱,素為常,酒少量,莫愁腸。洞明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知天下。讀有益書精力旺,行無愧事夢魂安。賭徒心中無圣物,情人眼里出西施。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 【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 〖啟示〗我們人類有視覺,可以分辯顏色、形狀;有味覺可分辯各種滋味;嗅覺可以辨別氣味;觸覺可區分冷暖各種刺激。
8、 【勸孝歌】 出門年少速回轉,免得爹娘夜不眠。在世孝敬勝祭奠,二老能活幾多年。 孝順父母天看見,兄弟妻子要團圓。莫聽妻言家分散,兄要忍來弟要寬。
9、 【冒險和勇氣,創新必備條件】 冒險,美國的精神,哈佛的精神,創新的精神。敢于冒險,敢于嘗試是創新的第一步,哈佛人崇尚冒險、創業、競爭、個人奮斗…… 哈佛大學鼓勵學生要有冒險精神,因為這也是美國文化的特點之一。 讀書時成績最好的學生,進入社會后往往會混得很差;成績很差卻膽大的,卻混得風生水起(chinayuezi.com)。當年的知識分子抱怨腦體倒掛,說不三不四的人發了財。現在看來也是很公平的。因為你不敢冒風險,你就沒有機會。
10、 【家風家訓家規】 親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會受牽累;恭敬自謙,虛心地與那些閱歷多且善于處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難的時候,就可以受到他們的指導或幫助。
11、 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山高路遠知馬力,日久天長見人心。靠海邊、知魚性,久居深山知鳥音。酒逢知己要少飲,話到舌尖留三分。
12、 【古賢文教兒經37-5】自古常言說得好,一無成來百無成。不會讀書把田種,種田也要用番心。隔年辦下來年種,免得來年哀求人。過了大年休使懶,有田有地要勤耕。鍘些草皮窖些糞,麥苗壓糞長得青,百般還要看節令,跟時伴節認得真。椿樹蓬頭浸谷種,秧田扒得一掌平。敬了家神下谷種,下時手要撒得勻。
13、 虛心以求理,平靜以處物。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回。志驕者必敗,氣盈者必覆。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人親財不親,人熟禮不熟。
14、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古人近時月,近月曾經照古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責人之心責己,恕人之心恕人。貴友何如仗義者,高親誰似隔墻鄰。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世如棋局局新。
15、 麻雀雖小,肝膽俱全。但尊圣訓,不忌童言。沒有高山,不顯平地。和氣致祥,乖氣致戾。鬧市有錢,靜處安身。來如分雨,去似微塵。寧為雞口,為無牛后。天與我才,不與我壽。千人所指,無病而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前帳未清,免開尊口。魚游釜中,知其不久。錢在前頭,人在后頭,酒在口頭,事在心頭。親不擋理,法不容情。說破不準,道破不靈。
16、 《現代陋室銘--明星銘2》 戲不在好,跟潮則名。演技不高,捧場則靈。想去深造,沒有文憑。幕后攀富貴,臺前成明星。拍戲找替身,動作無創新。可以拍廣告,當歌星。無配音則亂耳,無替身現原形。南拿金馬獎,北獲某提名。悠哉曰:何苦不平?
17、 【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夫妻】至于夫婦前生定,夫妻之道要講明。夫是陽來婦是陰,陰陽調和萬物生。少是夫妻老是伴,一言一語切莫輕。夫唱婦隨操家計,里里外外要小心。
18、 【家風家訓家規】 孔子說:“孝子對父母親的侍奉,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要對父母恭敬,在奉養飲食生活時,要保持和悅、愉快的心情;父母生了病,要有憂慮意識,并用心照料;父母去世了,要在悲哀的同時,盡心竭力料理后事;對先人的祭祀,要嚴肅對待,不亂禮法。這五方面做得完備、周到了,方可稱得上對父母盡到了子女的責任。”
19、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口才是銀子,沉默是金子。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20、 【顏氏家訓——同宗同族何故不識】 宗族親屬的世系輩數,有從父、從祖、族祖。根據江南的風俗,從這以后,但凡官職高的都一概通稱為尊,輩分相同的,即便隔了一百代,也仍然稱為兄弟;如果對外人介紹,則都稱作族人。河北地區的男子,雖然已隔二三十代,但是仍然稱呼從伯從叔。梁武帝曾經問一位中原人說:“你是北方人,怎么會不知道有‘族’這種稱呼呢?”那位中原人回答說:“骨肉的關系容易疏遠,所以我不忍心用‘族’來稱呼。”這在當時看來雖然是機智敏睿的回答,但從道理上來說卻是講不通的。
21、 【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后來由于周朝的衰落,詩經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啟示〗《春秋》是魯國的史書,內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記事都非常簡潔。加之年代久遠。所以必須詳讀三傳,才能研讀明白。
22、 【有自己的認識,看清思維的角度】 善于獨立思考的人不僅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而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能夠對別人的分析角度作出獨立判斷,而不是簡單盲從。
23、 有些父母誤以為淘氣是孩子的一種缺點而加以否定,但實際上淘氣很可能是孩子某種天性的自然呈現、某種內心需求的另類表達。這些恰恰可能是孩子發展的潛能,需要我們加以發掘與引導。進取的心,是孩子存儲的資本,他的一生都將享受它的利息。
24、 【家風家訓古文】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 一《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25、 【千古賢文---禮儀篇】1,善待人,親加親,惡待人,情誼分。2,人微笑,禮周到,人生行,多平道。3,有禮貌,眾說好,無禮貌,說傻孬。4,己敬人,人敬己,倡文明,知禮儀。5,人禮儀,要通俗,重情誼,要簡易。6,人交際,行賄禮,是為利,非禮儀。7,人交際,有禮儀,少爭禮,多有禮。8,人怪僻,又無禮,遠四鄰,敗自己。9,有禮貌,易做到,比博學,都重要。10,友親名,易叫清,顯親近,増友情。
26、 很多年輕人把微信看做一種較為私密的社交方式,所以不愿意父母闖入。而正因為微信的私密,所以讓父母成為你的微信好友,是對父母最大的信任,并使家庭的溝通增添一種更為便捷和親切的途徑。支持父母愛好,尊重父母生活。
27、 花看半開酒微醉,天道忌盈人忌滿,行如臨身履薄冰,路徑窄處留一步。花落雖頻意自閑,快意來時回首看,知退方為進取本,善讓本是與順源。性無柔風殃悔多,人無剛骨安身難,是爭是忍合時宜,剛柔相濟人順安。玉韞珠藏修養深,炫耀聰明人浮淺,示拙伏巧為至達,以簡化繁乃高賢。
28、 【家風家訓古文】 勉人為善,諫人為惡,固是美事,先須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為,豈惟人不見聽,亦反為人所薄。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29、 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深。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謙可平人怒,讓可息禍殃。前門方拒虎,后門又進狼。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錢多腰桿硬,力大嗓門粗。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他忙。潛心存遠志,得意會高朋。
30、 看破、放下不是消極的,教人家看破、放下,不是叫你不認真,不是教你不負責,不是教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恰恰相反,只有真正看破放下后,才能真正做到這些。比如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慈,但都不必起貪愛心,要心無所住,才是真正的看破、放下,并不是叫你什么都不要管,而是要你雖知一切法,但心不隨境轉。比如見一美好東西,雖見而心不愛著;見一丑惡的東西,雖見而心不厭憎,這就是心不隨境轉。
31、 【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慎言】平時親近有道士,一舉一動照他行。邪言亂語非正道,說長說短是非人。一嘴兩舌說慣了,那管好歹亂搭經。或說人家閨門事,或說人家破衣巾。或說人家貴與賤,或說人家丑兒孫。或說人粗并人細,或說人家破衣巾。甚至無事也生非,明刀不怕話傷人。
32、 哀莫大于心死,悲不過于志短。安得民情常達,唯恐己過不聞。寶劍贈予烈士,紅粉送與佳人。不阿諛以茍合,不諂媚以求親。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而不學。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
33、 【家風家訓古文】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舍于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于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于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宋朝朱熹《朱熹家訓》。
34、 【醒世歌】 用心計較般般錯,退遲思量事事難。 世上閑愁千萬斛,不叫一點上眉端。 毀身每是作惡日,成名皆在行善時。 莫把真心空計較,唯有大德享萬年。
35、 《現代陋室銘--交友銘》?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則靈。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難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處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無爭吵之亂耳,無猜嫉之勞形。戰國廉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36、 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與其坐著說,何如起來行。玉波去四點,依舊是王皮。欲除心頭病,拔去眼中釘。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遇婚姻說合,遇官司說散。
37、 【百思成金】 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謂冰炭不相容。愛字能解萬種仇,莫把仇恨來深種。 大事若能化小事,小事很快便無蹤。只要一人讓一步,大家心里樂融融。
38、 【千古賢文--生活篇】1,騙人易,騙己難,做事情,憑心田。2,嫉妒病,獻媚因,面相異,同私心。3,人心正,行人生,鬼叫門,心不驚。4,上梁斜,下梁歪,官為民,做表率。5,親兄弟,明算賬,宜家和,萬事旺。6,三人傳,誘騙言,如猛虎,害人慘。7,傲螳螂,捕金蟬,不防后,成雀餐。8,行人生,遇紅燈,能忍耐,綠燈迎。9,美對象,賢子女,是人生,護身衣。10,身體美,德不美,易交往,易自毀。
39、 【家風家訓古文】 高年之人,鄉曲所當敬者,以其近于親也。然鄉曲有年高而德薄者,謂刑罰不加于己,輕詈辱人,不知愧恥。君子所當優容而不較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40、 【千古奇文勸孝歌5】 父母有病不掛念,反說老病難保全,父母故后不傷慘,還說年老理當然。 妻子有病請醫看,抓藥調治不惜錢,妻子兒女有命險,拍手跺腳咒皇天。
41、 【醒世歌-古今賢文語錄集七】 云去而本覺之月現,塵拂而真知之境明。無事寂寞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誠心和氣陶冶暴惡,名義氣節激礪邪曲。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42、 【認識思維慣性】 習慣成了規則,規則又成了教條,而一旦有了教條的束縛,創新的火花就再也難以出現,造成思維的僵化。 創新首先要有創新的意識和精神,即愿意去做,其次就是要有創新的能力,所謂能力關鍵就是要有創新的思維。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了解創新思維之前,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思維,克服思維慣性對思維的桎梏。何為思維慣性?
43、 【家風家訓家規】 忠誠、守信、厚道、恭敬,這些品德先要自身具備,然后才可能希望別人具有。如果自己在接人待物時沒做到,反而苛求別人,別人只會責怪你過分。現在,能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待人忠誠、守信、厚道、恭敬的人很少,而以之來要求別人的卻比比皆是。其實,即使自己在接人待物時做到了這些,也不必要求別人一定做到。現在有的人能夠在接人待物時做到這些,確實是不錯的,可是他想要別人也都像他一樣,一時不稱他的心,就狠狠地責備人家,這種人絕非有容人之德之人,是很容易與人結怨的。
44、 聞雞起舞,躍馬請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春風解凍,與氣消冰。大酒亂性,小酒怡情。石閑生苔,人閑生病。生男好聽,生女好命。先文后武,先禮后兵。行義忘利,修德忘名。
45、 【家風家訓家規】 古語說:“有志向求取功名的人,就必然能得到功名;有志向求取富貴的人,就必然能得到富貴。”人有志向,就像樹木有根基。立定志向之后,還必須念念不忘謙虛,處處與人方便,自然會感動天地,所以說造福全在我們自己。 當今那些求取科舉功名的人,起初未必有什么真的志向,不過是一時心血來潮罷了。興致來了,就去求取;興致散了,也就作罷。
46、 【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惜時】一世人生非容易,為人一世要存心。存心自有天知道,切莫錯過好光陰。寸金失了能掙回,失卻光陰無處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7、 吃得粗茶淡飯,自然冰清玉潔。鋤頭能壯筋骨,汗水能治百病。處常時膽要小,處變時膽要大。處世莫如為善,傳家唯有讀書。處世唯求敬簡,逢人各道平安。處世須知艱難,居家莫圖清福。創業就創干凈,休與子孫留病。
48、 【家風家訓古文】 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以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49、 寧走遠,不走險。朋友妻,不可欺。窮養豬,富讀書。窮義夫,富節婦。窮灶門,富水缸。惹不起,躲得起。人挪活,樹挪死。人是鐵,飯是鋼。人心齊,泰山移。是好人,有好報。
Copyright©2023寵物網www.qzbkbmc.cn/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00893-7 網站地圖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