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財務自由,我們想要自己的時間,我們想要隨心所欲地工作!”在一次大學演講中,一群90后大學生喊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么你唯一能做的是什么?那就是創業!”臺上的企業家回應他們,“這是一個企業家的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90后確實成為了新一批時代的產物,時尚,新潮,敢做敢當,完全散發著年輕人應有的神韻,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打工到創業的轉變。 90年代初,不管互聯網興起與否,即使傳統行業南下,四川人和溫州人的差距也是因為打工和創業造成的,這兩個地區的人遍布全國。
現在很多創業者都會給想創業的人做指導,告訴他們想法很重要。 其實他們是對的,因為現在創業的人已經不是靠所謂的勇氣了。 創業的勇氣早已成為過去。現在創業,勇氣只是一小步。我不需要告訴你這取決于什么。 我們來看看溫州人以前是怎么做的。是一個傳統行業的企業家,一個靠睡木板吃饅頭做飯的人。 但是現在,就算你吃草根,翻雪山,也不一定能創業成功,因為時代變了。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那些通過創業改變生活甚至致富的人的成功。 而這種成功影響了他們的孩子,甚至整個國家。
90年代初,可以說80%的中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能養家糊口。現在早就是我們一群90后父母的想法了。 但我也說過,我們終究只是普通人,我們的父母也是。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社會發展的太快了,他們想象不到,所以他們嫉妒,所以我們90后一代的壓力也來了。
不是每個人都會創業或工作,但會有很多人效仿。 用什么風?帶著賺錢的風 無論是在某網站發家的80后草根站長,還是在某社交軟件發家的90后微信商。 它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創業之路,導致企業招人難。這也是農民工工資高于大學生的典型原因。 中國有多少工廠、傳統企業、流水線?作為一名大學生你會做什么?不會,因為你放不下那份尊嚴,或者說你無法面對你的父母。
然后越來越多的90后創業,放棄工作,進入創業大軍。他們中有一些成功的,但更多的是戰死沙場的軍人。
工作這個詞離我們越來越遠。90年代創業者屈指可數,現在創業隨處可見;90年代的工薪族隨處可見,但如今,一些工薪族開始兼職創業,至少他們心里是想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