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命運就像一粒麥粒,有三條不同的路。 一粒小麥可能被裝進麻袋,堆在架子上,等著喂豬;也可能磨成面粉,做成面包;也可以把它從土壤中取出,讓它生長,直到金色的麥穗上長出數百粒麥粒。 我和一粒麥粒的唯一區別是,麥粒不能選擇是腐爛,做面包,還是生長。 我有選擇的自由。我不會讓生命腐爛,也不會讓它在失敗和絕望的巖石下研磨,任人擺布。
如果你想讓麥粒生長結果,你必須把它種在深色的土壤里。我的失敗、失望、無知、無能是黑暗的土壤,我要一頭扎進土壤深處,等待它成熟。 麥粒會在陽光雨露中發芽、開花、結果。 同樣的,我也想提升自己的身心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麥粒要等待大自然成熟的機會,但我不用等,因為我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命運。
怎么才能做到?首先,我要為每一天,每一周,每個月,每一年,甚至我的一生設定目標。 就像種子需要雨水破土而出,發芽長葉,我的人生也需要一個目標才能結出果實。 設定目標時,不妨參考過去最好的成績,發揚光大。 這一定是我未來生活的目標。 永遠不要擔心目標過高。 取法,得之也;拿法律來說,明白了。
一個遠大的目標不會讓我望而生畏,盡管在達到目標之前我可能會遭受挫折。 跌倒了再爬起來也不灰心,因為每個人在達到目標之前都會有挫敗感。 只有小型爬行動物不用擔心摔倒。 我不是爬蟲,不是洋蔥,也不是綿羊。 我一個人。 讓別人用他們的粘土來建造洞穴。我只需要建造一座城堡。
太陽溫暖大地,麥粒結果。 這些卷軸上的文字也將照耀我的人生,讓我夢想成真。 今天我想超越昨天的成就。 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攀登今天的高峰,明天我將爬上一層樓梯。 超越別人不重要,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春風讓麥穗成熟,風把我的聲音吹向那些愿意傾聽的人。 我要宣布我的目標。 我想成為自己的先知。 雖然人們可能會嘲笑我的話,但他們會聽我的計劃,理解我的夢想,所以我在履行承諾之前無處可逃。
我不能降低目標。 我想做失敗者不在乎的事情。 我不會止步于我能做的。 我不滿足于我現在的成就。 達到目標后再定更高的目標。 我會盡力讓下一刻比這一刻更美好。 我會一直向全世界宣布我的目標。 但是,我永遠不會炫耀我的成就。 讓世人贊美我吧,但愿我明智而謙卑地接受他們。
一粒麥粒經過幾倍的繁殖,可以變成成千上萬的麥苗,這些麥苗可以再繁殖幾倍,可以養活世界上所有的城市。 我不如一粒小麥嗎?等我做完這個,我會再接再厲。 當羊皮紙上的話在我身上實現時,世界將驚嘆我的偉大。
在成為大師之前先忍受孤獨
性格決定命運。 我是一個內向,安靜,堅強的人。有人叫我“孤獨大師”。 我童年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 我3歲開始學畫畫。當時爸媽上班去了,怕我一個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鎖在家里。一把鎖撐了一整天,我卻靜靜地呆在家里畫畫,一幅畫撐了一整天。 從那以后,我養成了獨處和冥想的習慣。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很多朋友。 如果你有很多朋友,你將不可避免地需要社交。社交時,你將不得不進入嘈雜的公共場所,接觸各行各業的人,這不僅會占用我的練習時間,也與我的個性不符。 我一個人呆在家里,看書,看搞笑視頻,吃零食,偶爾和媽媽去逛街。 壓力大的時候練瑜伽,靜心冥想,聽輕松的音樂來緩解壓力,這是我非常享受的業余生活狀態。
現在想來,一個安靜的人真的很適合做一個職業臺球手,因為打臺球需要專注,需要努力思考,需要耐心,不急不躁,還需要特別穩定的心理素質...這些我都有。 現在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了,我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先耐得住寂寞,再做主人。 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贏自己比贏別人更重要
不久前,我在美網的時候,和艾莉森·費雪打了一場球,我永遠也忘不了。
我曾經和世界第一的選手交手過兩次,過往一勝一負的戰績讓我在比賽中輕裝上陣。 決勝盤比賽8比8時形勢對我有利,但我沒有把握好機會。 再者,比賽的主場在美國,美國人當然希望自己的球員贏,所以當我打出關鍵一桿的時候,主辦方突然宣布觀眾可以改簽離場。于是,一些觀眾開始在場上走來走去。這種混亂的局面影響了我的心情,我最終輸掉了本來可以贏的比賽。
比賽結束后,我極度沮喪!我和世界排名第一的頂尖選手艾利森競爭過,一直到最后,但我不能原諒自己沒能打敗自己的偶像。 那天晚上,我徹底失眠了。 和父親說話的時候,我說:“我這輩子都要記住這場比賽!”睡不著的時候就重溫一個故事:一個女孩走在一望無際的沼澤里,卻迷路了。 聰明的女孩并沒有驚慌,而是一路循著腳印回到了起點,開始嘗試新的路線。最后,她離開了無邊無際的沼澤。 這個故事再一次督促我,即使輸了一局,只要能找到錯誤和不足,總可以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人不可能一路走下去,一路上留下腳印。來的時候找到路就好。 這件事之后,我想,也許,人贏自己比贏別人重要得多。
苦難就是要做一個金字塔頂端的人
我的同事是這樣說的:“潘曉婷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意料之中的事。 “也許,他們知道我的努力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我15歲開始在父親的健身房練習,在那里待了四年。 體育館里有一個小房間。里面的一張單人床和一個衣柜都是我的財產。 在那四年里,父親給我定下了一個硬性規定。我每天練8到12個小時,一周只能休息半天,沒有周末。 即使生病了,早上在醫院打點滴,下午回到賽場還是要補上一天的練習時間。
之前家里經濟拮據,父親陪我去北京參加比賽,于是我們從山東濟寧坐火車去了北京。 在北京,因為沒錢,我和父親只能在18塊錢的地下室住一晚。 地下室陰暗潮濕,一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霉味。 第一次拿全國冠軍,獎金只有4000塊。為了保持流水,我和父親在全聚德只點了半只烤鴨。 看著那半只香噴噴的烤鴨,我痛哭起來。 我忍受了這一切。 因為,我15歲開始接觸球桿的時候,父親就說過,要想成為最好的,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 父親當年是國足球員,籃球裁判,后來當了廚師,被評為路彩特一級廚師。 父親希望我像他一樣,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做一個金字塔頂端的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家練3個小時,我也要多練幾個小時,才能趕上別人。 所以,如果你吃不了這個苦,受不了這個罪,趁早放棄,另謀出路;但是,一旦選擇了這條路,想要成功,苦難就成了最基本的準備。 就看人對苦難有沒有容忍度了。忍耐力強的人,遲早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職業臺球運動員潘曉婷被媒體譽為“九球女王”。 16歲獲得1998年歐洲杯全國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隨后獲得2002年首屆亞洲杯9球混合賽冠軍,日本大阪第35屆世界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2004年世界女子9球世界杯季軍,2005年全日本(9球)錦標賽女團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