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張勇,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單季營收破千億,引發媒體關注。輝煌的業績背后,阿里CEO張勇功不可沒。
作為馬云的人,張勇在阿里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展露出驚人的商業天賦。
一、創造“雙十一”
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張勇在盛大擔任CFO。2007年,在獵頭的引薦下,加上自身對于電子商務十分看好,他成了一名阿里人,被稱為“逍遙子”。
初期,他兼任淘寶的CFO和COO。當時,“淘寶商城”發展緩慢,其人心渙散。然而,他堅信B2C是大勢所趨,因此主動申請接手淘寶商城。
如何讓大家記住淘寶商城呢?2009年,他創造了“雙十一”。他認為11月11日處于光棍節和圣誕節之間,是一個促銷的好時機。
果然,在那一年,“雙十一”成交額達到5200萬,而第二年達到了9.36億。這場活動不僅改變了中國電商行業,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營銷模式,為其之后的事業奠定基礎。
2011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當他出任總裁并重新定義“雙十一”,由“光棍節”變成了“網購狂歡節”,從此成為中國電商的一項傳統活動。此外,他還將淘寶更名為天貓,并成為28位合伙人的其中之一,這標志著他在公司中的地位提升和影響力的擴大。
二、轉型移動端
2013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爆發元年的開始,全力向移動端轉型。在這一過程中,與馬云一起,將重點放在電商移動化上。他不斷創新優化功能,讓手機淘寶成為一個強大的綜合性電商平臺,其用戶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隨后,以手機淘寶為核心推出了內容化、社區化、本地生活服務化等多個發展方向,使得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三、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在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之際,由于他的帶領與規劃,一系列線上線下結合的項目逐漸展開,其中最顯著的是盒馬鮮生,它被譽為"新零售第一標桿"。早在兩年的時間內,就有預見到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從而設計并實施這一全新的零售模式,即無論是在商品庫存管理還是會員體系建設,都實行統一標準,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無縫對接。此舉不僅成功打破了傳統物流配送速度限制,更以高效且便捷的手段滿足消費者需求,對整個電子商務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而至今,該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不斷推動行業進步,為經濟社會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性服務。